1. 上一篇 下一篇
  2. 第3356期   20181013
  3.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萧朗:写进人生品性的花鸟画

文 侯骁韬

萧朗(1917~2010年),是跨越两个世纪的小写意花鸟画大家,年轻时跟随王雪涛先生一学就是十余年,深得王雪涛的真传。他继承了王雪涛绘画中的情节入微,妙趣天成,将充满自然生命活力和瞬间灵动的情景,以他“真、活、绝”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自然写真。

他的绘画特点、追求与王雪涛大不相同,王雪涛注重“理”(绘画的理法),萧朗注重“情”;王雪涛注重自然妙趣的表现,萧朗注重自然物象拟人化的性格情趣表现。这也是萧朗晚年的小写意走向大写意风格的根本原因。萧朗由于注重对生活、艺术、创作的人格化、体悟化的理解和把握,使他的绘画个性和风格非常鲜明,使得小写意,大造化;小景物,大气象;小生命,大胸怀,一改小写意绘画以静为主的节奏韵律,真正阐释了写意无大小的中国绘画规律。

萧朗几十年的绘画创作中,尤以鸡、鹰、草虫最为精彩,尤其他画的鸡,以百鸡图(百吉图)名扬天下。现在看来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之无愧的大家之作。他在上课给大家讲画鸡心得时说出了其中的奥妙,他说他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认为动画片夸张、拟人的手法使他深受启发。中国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霸气骄傲的将军姿态,就是他画鸡的拟人化原型,高昂的头,挺着胸脯,背着手的姿态使他画的大公鸡无论什么角度都显示出雄强博大的气势。还说他画向前急奔的大公鸡时,就是受美国动画《猫和老鼠》的夸张变形影响,即动物身躯和脚爪的拉伸变形办法,他将鸡的爪子放在了本不可能达到的头位置下,这种借鉴造成了大公鸡急奔向前的夸张动势。

在这里还要跟大家讲一下艺术变形的东西文化差异,中国艺术讲究“夸势”,而西方现代艺术讲究“夸张”。西方的夸张比较好理解,就是将物象整体拉长或是压扁。而中国艺术的夸势则是强化某一态势的节奏,使态势加强。夸张是重视变形比例,而夸势重视的则是气势节奏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夸势更具艺术性和人为内心感受的主观抒发;夸张则更重装饰性和客观变形的视觉感受。萧朗的作品对两方面的应用、诠释极其到位。

至于拟人化的方法,他画禽鸟和飞虫时更是使用得出神入化。他的每一个飞禽走兽、花卉草虫,都有自己的人性、品格。他以大爱之心写自然之态、生命之真,赋予笔墨以精神,给予色彩以情感,强调形象以真、善、美,创作出自我人格精神的作品。他画的禽鸟,小虫活灵活现,或附耳悄语,或亲昵相依,或侧目而视,或相对打量,或两目对视……它们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现出人间百态,萧朗恰恰抓住了这些人性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使画面充满了人情世故的万千滋味,这就是他画作最具生命力的地方。

萧朗一生恪守“择善而从,择义而为”的座右铭,在他画鹰的作品中体现最为突出。他画鹰无英武威猛之气,着意表现苍鹰深邃的目光、深沉而高远的气度。如《天窥》《远瞩》等作品中的鹰充满气度、睿智、善意,别具一格。他的作品并非是中国画中的特例,因为中国画中最讲究的就是真善,故此大多画鹰的优秀作品表现的无外乎英武、威严的英雄气概,弘扬的是“义”,而萧朗则注重弘扬鹰的“善”。

这又涉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像画猛禽、猛兽时,学中国画的一定要特别注意,中国画中表现的一定是英武、威严和气度的主题,绝不会像西画那样表现动物的凶猛、残忍和血腥(经常看到西画中猛禽、猛兽口中叼着血淋淋的猎物)。中国人讲究画如其人,所画之象即为心相,做人作画必求真善。所以,我们在中国画中绝不会看到凶猛血腥的画面,而在西方绘画及其他艺术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凶猛血腥的场景,因为他们的文化认为是勇敢、力量的象征。这方面属于中西文化差异,并无高下之别。

萧朗绘画的用色也值得一提,他的用色温润、明丽、清雅、通透,尤以花卉的着色最为突出。他晚年的作品在用墨、用色上更是通透、淋漓、高雅,给人一种君子之风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