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并重 鼓励创新 俄罗斯航空工业走上振兴之路 2017-07-18 

  

两年一届的莫斯科航展,一直都是俄罗斯政府展示其航空工业新成就、积极寻求对外合作的舞台,同时也是外界透视其航空领域发展政策与趋势的窗口。于7月18~23日举行的第13届莫斯科航展,有着同样的使命和意义。

本报记者 孙伟 袁新立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政府层面连续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加之在市场方面又面临着欧美产品的挤压,俄罗斯航空业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挣扎与萎缩。尽管有着庞大的研发与生产体系,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航空工业相比,俄罗斯的航空工业领域明显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动力。然而,从2015年开始,随着俄罗斯政府加大对国防工业的扶持与改革力度,俄罗斯航空工业开始从中受益,航空工业领域的整合重组持续深化,新项目的研发快速推进,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这使得2017年上半年俄罗斯的航空工业让人眼前一亮。

2016年12月28日,俄罗斯 《2030年前航空工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正式发布,这也是俄罗斯继2006年颁布的《2015年前航空工业发展战略》之后的第二部行业发展战略,是俄罗斯制定行业国家规划和企业战略文件的基础。《战略》对俄罗斯航空工业目前的竞争形势、未来目标、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在未来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成为经济稳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参与全球市场和国际劳动分工,保证满足国家航空需求所需的全部的科学生产能力”。

这份《战略》更对俄罗斯航空工业面临的四大挑战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在支持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全球市场地位,通过“能力换市场”的原则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以获得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国际项目的管理经验。二是对国内航空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将分散的资产集中在联合飞机制造集团、俄罗斯直升机公司、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等大型国家参股企业集团中,提高国有航空工业的全球竞争力。三是吸引外资和国内的私人资金进入航空工业领域,包括新产品研制、发展生产和售后等环节。四是加强人才储备和前沿技术储备,将预算资金集中到优先研究项目上,提高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能力。

而为了弥补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俄罗斯政府从2008年底到现在先后通过了170多项鼓励创新的法律、法令和政策,这些努力也收到了积极的成效。截至目前,在俄罗斯国防工业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技术平台、协会、地方园区、企业、基金会(包括工业发展基金会和先期研究基金会,后者类似于美国的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即DARPA,为俄罗斯的国防工业研究和初步创新性技术)共6大主体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

有着国家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强力支持,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开始呈现出强势反弹的势头。作为俄罗斯民机领域最新的代表作,MS-21客机可谓是俄罗斯最新民机技术的集大成者,该机采用的复合材料重量占全机重量的40%,这一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了欧美同级别客机的水平。此外,MS-21还采用了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无辅助动力下可使飞机在机场移动的电动机轮等新技术。截至目前,首架MS-21试验机已经完成了三次飞行试验,第二架飞行试验机也将完成总装下线,而为该机研制的PD-14新型涡扇发动机也即将于近期开始飞行试验。随着MS-21项目的快速推进,俄罗斯未来将形成由SSJ100、伊尔-114支线客机,MS-21系列干线客机以及伊尔-96、ShFDMS远程干线宽体客机构成的完整的民机产品体系。

军用航空方面,T-50和PAK DA是俄罗斯航空工业两个最主要的项目,前者的试飞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即将少量装备部队服役。除此之外,俄罗斯空天军还在加速主战装备的更新换代,2016年共计采购了69架新型战斗机,其中主要是苏-34和苏-35S,预计今年的采购数量将超过80架。

在直升机领域,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目前正在采取多种手段谋求创新,加速工艺改造,以满足国内和军贸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其工艺进步,俄直公司目前在米-35、米-28NE、米-26直升机上都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旋翼、舱盖和壁板。二是新型制造手段的引入与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D打印技术。俄直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用于制造通风系统、内部装饰等非承力部件的制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数字化制造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三是打造专业化的中心,在俄直公司的创新战略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成立直升机制造国家中心,该中心集中全公司的科研能力,旨在强化科研实验和功能,提高创新产出率,缩短研制周期和成本。

与其他航空强国一样,俄罗斯政府同样将航空工业定位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因此面对需求迫切的国内国际市场,俄罗斯政府必然会加快本国航空工业的复兴。随着之前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开始见效,俄罗斯航空工业从科研体系、制造能力、创新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改变,莫斯科航展将是透析这一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