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距离家却一直在 2021-02-26 

  

刘承恺
  转眼间,今年已是我来中航西飞的第四个年头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选择响应国家和公司的号召留在阎良就地过年。对于家在外地的我来说,虽然少了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却多了一份防疫的安心。
  今年,“留”还是“回”从一道选择题变成了标准题。“留”是很多外地职工的坚定选择,不回家,为大家。在阎良这里,也有了属于我的一个大“家”。公司联系厂内就地过年青年的亲人,联合制作了亲人们的新年祝福视频,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我们。打开视频,看见爸妈和蔼的脸庞,听见熟悉的乡音,那句“孩子,不用牵挂,家里一切都好。只管好好工作,你是我们的骄傲!”让我的心瞬间酸酸热热的……拨通家里的电话,爸妈问我,过年想吃哪些老家的年货?我嘴上说啥也不需要,但是爸妈却发给我一张照片,有一箱子的已在路上。
  我看到了照片上,大包小包的东西摆了一地,眼眶一热。紧接着,爸妈告诉我这里面有我爱吃的鸭肉、生的土鸡、过年自制的炸货酥货。一看到这些东西,我舌尖的味蕾就能想到这些“土味食品”的做法、口感,以及脑海里浮现过往曾经一大家子人过年时其乐融融的氛围。听说我不能回家,他们就赶忙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打包好,生怕快递因为过年不能按时到达。
  如果在老家过年,大年三十当天,家里肯定会有热气腾腾的饺子。小时候,妈妈会早早和面,反复揉搓,最后端上一盘盘代表着团团圆圆的饺子。其实饺子哪里都有,但是家里的饺子却是我解不脱的浓浓年味。今年我选择就地过年,虽然饺子没有心底的那股味道,但也是团团圆圆。除夕那晚,通过视频通话看着家里爸爸剁着肉,妈妈洗着菜,与此同时,我在女朋友家也包着饺子,虽然相隔1700多公里,但心里也十分的踏实。因为无论相隔多远,心永远系在一起。
  每年春节我们会早早贴上对联,就为感受年味。即使身处不同地方过年,但是传统不能变。今年,我们也依然早早起来,在大门口贴上了对联。疫情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却无法改变我们的文化。就地过年我们就得过出“文化味”。
  在春节假期期间,公司党政工团也组织了“就地过年,爱一直在”系列暖心活动,切切实实送上组织的关心关爱,让就地过年的职工们过上一个安心年、温暖年、幸福年。我想说:“被组织承包的感觉真好!”不仅有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和慰问谈心聚会,为我们发放电影票和大礼包,在春节假期期间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小活动,依托青年之家进行了五子棋比赛、狼人杀、剧本杀等小游戏,线上趣味横生的脑筋急转弯总是让我捧腹大笑,线上祝福墙也时刻等着我们来“刷屏”。搭建这样的平台,让我们不能回家过年的省外青年们团聚在一起,让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像家一样的温暖。我赶紧给父母发了条微信:爸妈你们放心吧,儿子在这里过得很好!虽然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但是我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像家一样的温暖,我很幸福!
  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年味就在哪里。心之所向,行之担当,家人般的温暖,让每一位“原年人”都找到了家的感觉。就地过年,一样精彩。
  无论怎样,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携手度过了一个独特的春节。感叹岁岁年年,感恩岁月极美,岁月总在不经意间流失,留下了我们共同走过的足迹。追求的梦想,或美好、或惆怅,所有的感动,都镶嵌在我们相处的时光里,所有的感恩都浓缩成一句话:这一年,愿一切安好,便是最好的幸福。
  多年以后,你一定会记起:有一种乡愁叫做就地过年,家乡有距离,但家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