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力量 筑梦大山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航空工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02-26 

  

本报记者 郭美辰
  三十年前,贵州安顺和陕西汉中,贫困山区渴盼的目光中走来了一群意志坚定的扶贫者——中国航空人。
  三十年如一日,他们破壁开路,拓荒引水,兴厂引资,教书医人……昂首逐梦于蓝天,又俯首奉献于苍山。
  转瞬今日,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谭瑞松,党建文宣部部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国强,航空工业派驻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派驻小湾村第一书记张恒飞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45万航空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时间的甬道,见证了航空报国的赤诚力量。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筑梦之声,将永远鸣响于航空人那面叫做“初心”的回音壁上。
  脚下有泥心中有谱方得精准放矢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航空工业担负起贵州省镇宁、关岭、普定、紫云4县和陕西省西乡县的定点帮扶任务,同时承担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部署的70多个县乡村扶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副书记挂帅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航空工业党组顶层谋划、扶贫现场指挥部一线作战、航空工业各单位合力攻坚,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扶贫举措不断深化,超额完成历年度扶贫工作各项指标任务,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航空智慧和力量。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航空工业之所以能取得扶贫工作的各方面成果,都是基于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的调研。
  时间回溯到2017年,航空工业扶贫的“两省五县”仍然在国家贫困县之列,贫困人口占到一定比例,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任务空前艰巨。
  为全面研判未来扶贫工作的突破方向,规划战略地图,由航空工业党建文宣部牵头成立调研组,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普查,并实地走访了贵州省镇宁县、关岭县、普定县、紫云县和陕西省西乡县五个国家定点扶贫县。仅这一年,航空工业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出动,各专项组赴定点扶贫县考察调研共215人次。
  在航空工业党组举行的多次扶贫工作专题会上,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反复强调说:“扶贫开发工作是航空工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多年来,广大航空人积极投身国家扶贫开发战线,为带动贫困地区脱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集中资源、突出重点,首先完成好5个国家定点扶贫县的脱贫任务。要对肩负扶贫任务的单位鼎力相助,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每次扶贫专题会议,航空工业都以完成重点型号装备任务的态度和作风,竖起扶贫道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实现航空工业扶贫事业迈向“精准”方向的新转折。落实举措迅速到位,航空工业统筹扶贫资源,在脱贫攻坚战中采取了“五大行动”。
  在组织领导上——精准强化。“阵地前移!阵地前移!”航空工业对贵州定点扶贫工作整体布局作出新的部署,以便“靠近指挥”“精准施策”,紧贴贵州的镇宁、关岭、普定、紫云四县,将贵州(包括陕西汉中的航空企业)共计30家航空企业收纳为成员单位,形成了强大的扶贫队伍,发起了脱贫攻坚战新一轮的冲锋!
  在选派干部上——精准到位。直接选派5个定点扶贫地区副县级以上挂职干部,9名第一书记驻村。在选派扶贫干部时,不仅着力把好政治关、能力关,还重点把好作风关、廉洁关。
  在管理培训上——精准树典。航空工业多渠道树立优秀典型,加强扶贫干部的培养培训,举办扶贫工作交流会,亮出样板,使扶贫干部学有榜样。
  在督促检查上——精准保障。航空工业纪检组赴扶贫点调研检查,深入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加强集团公司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特别对“精准扶贫、干净扶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入推进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在创新方式上——精准创效。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党建扶贫六大举措按计划逐步推进,同时增加了医疗扶贫的工作内容,精准发力、持续发力,精准见到实效。
  在资源投入上——精准发力。航空工业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年投入从2016年606万元增加到2020年2062万元,有力助力了地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倾囊相助尽锐出战以“七剑”富大山
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消费扶贫、劳动力扶贫、党建扶贫,航空工业极具行业特色的七大扶贫举措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扶智”,举全集团优势资源、集聚全体航空人合力,以航空大爱力量、科技产业力量助推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党建扶贫筑牢根基。将航空工业“1122”党建工作体系引入贫困村基层党建,开展党建结对帮扶,选优配强扶贫干部。目前,航空工业在定点扶贫5县共有25家单位、108个党支部与30个贫困村、81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在地方扶贫县乡村共有187个党支部与80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使村党支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以产业扶贫、劳动力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提升成效。2012年以来,航空工业已在5个定点扶贫县建立85个产业项目,实现工业产业项目全覆盖。将航空工业自有产业链向贫困地区转移,支持贫困地区提升工业能力。帮助地方政府打造火龙果、花椒、茶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对贫困学生开展订单式培养,与长沙航院等4所职业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陕西省西乡县回龙村红色旅游文化项目捐赠退役歼7飞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当地特色文旅品牌。开展全集团消费扶贫,深挖航空工业内部资源,始终在帮助搭建农产品市场化路子上下功夫,紧紧依靠天虹商场、企业内部超市、中航亿通“爱心航空”电商平台,主动协调对接,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常态化消费扶贫模式。
  以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提供内生动力。“蓝粉笔”行动,医疗“导师制”……航空工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授人以渔,不仅着眼于眼前的扶贫,更用心关照贫困地区未来的发展,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医疗工作者,让当地群众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让“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得以实现。
  王泽勇是航空工业派驻贵州省普定县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自2016年4月起至今,他和村“两委”结合当地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拟定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养殖循环、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围绕“莲藕经济”,通过“加工荷叶茶+举办荷花节+藕田套养+鲜藕销售+藕粉加工”的“五步法”确保莲藕产业增收;以“农企销售+农超销售+网络销售+旅游销售”的“四大销售模式”,与村民一道“杀”出了一条产业转型脱贫之路。他是航空工业百余位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在水井村“打”出的这套“组合拳”,也是航空工业扶贫三十载不断探索实践出的脱贫攻坚“航空工业模式”的真实写照。
  2020年10月,王泽勇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这也意味着航空工业真真切切的付出,让贫困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忘来路阔步向前接续乡村振兴
  贵州省镇宁县凡旗村,特殊的地理结构导致这里没有一条地表河、没有一分水田。曾经这里的498户村民生活用水全靠村里的水塘,蓄水不足且卫生条件差,而农业用水要“靠天吃饭”。灌溉用水的缺乏,长期制约着凡旗村中草药前胡、蔬菜、魔芋、订单式精品水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因为没有灌溉的水,村里才会这样穷,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是想要这口井。”为了解决灌溉难题,这里的村民一直绞尽脑汁想办法,但无论是全力蓄水、还是各家集资凑钱打一口井,都因种种困难未能如愿。
  精准扶贫,让希望变成了现实。2017年,航空工业为村民打了一口“脱贫井”,彻底解决了当地吃水难的问题;2020年,航空工业又为村里打出了一口“振兴井”,终于让充沛的农业灌溉水,第一次流向了凡旗村家家户户的农田。
  从“脱贫井”到“振兴井”,寓意着村民将走出一条从脱离贫困到自力更生,通往振兴发展的康庄大道。这口“振兴井”,更让村民对崇山峻岭中的乡村明天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50多年前,航空人义无反顾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在“大三线”奏响了现代工业的机器轰鸣。
  50多年后,航空工业又在这片土地上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
  如今,闪亮绽放的航空蓝,已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富裕和和谐,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幸福和安康。昔日的镇宁县,搭上了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快车”,开起了“科技有限公司”;昔日的普定县,莲藕产业不仅美化了苗乡,还给贫困山区人民带来殷实的收入;昔日的西乡县,过去传说中的“烂泥巴”村浴火重生为名副其实的“红旗村”;昔日的关岭县,不仅有连片的花椒经济林区,还有开办得如火如荼的扶贫车间;昔日的紫云县,航空品牌系列扶贫产品飞出了大山深处……扶贫工作的百年大计,在这里绽放勃勃生机,乡村稳定脱贫,走向振兴;人民幸福生活,日新月异。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当下,接续乡村振兴,航空工业党组深知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已经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全线动员,接力奔跑,加劲冲刺。
  纵使过去已在群峰之中倾尽心血,纵使前方依旧一山高于一山,一山险于一山,一山难于一山,航空工业将始终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尽锐出战,筑梦大山,让航空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壮美画卷中更加厚重、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