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载 为民飞出万顷绿 ——“时代楷模”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 2021-02-05 

  

第一代飞播人代表、全国飞机播种造林先进个人、时任某航运团副参谋长薄文玉。

1982年5月2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 要求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空军某航运 团运5飞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赴甘肃 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地区,拉开了该 团39年飞播造林的历史序幕。

上世纪80年代,机务人员检 查维护运5飞机。

第一代飞播设备发明人之一、时任 某航运团机务副大队长梁间泉。

一大队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理论武装始终,党支部的龙头作用发挥明显。经过多年飞播,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图为运5飞机飞越秦岭播区,察看飞播成果。第四代飞播人代表、西部战区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大队长辛嘉乘。一大队空勤人员与地方林业人员共同察看草种质量情况,确保飞播效益。  2020年6月,一大队飞播任务分队转场至西北大漠深处,执行年度飞播造林任务。  机务人员顶着烈日安装他们自主研制的飞播器。2020年6月,一大队新一代飞播人“群像”。  为了保证飞播质量,飞行员必须驾驶飞机保持离地30~50米的高度飞行,几乎是贴着地面在播种。图为2020年6月,一大队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腾格里沙漠超低空飞播。  “绿带锁黄龙”,经过一大队数十年的飞播造林,播区生态改善成效明显,沙漠蔓延得到有效控制,为筑牢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大队飞行员驾驶运5飞机在腾格里沙漠上空飞播造林。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是一支驾机为犁、云霄耕耘的部队。39年来,一大队始终践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坚持扎根荒漠飞播造林,在祖国西部的荒山沙漠里筑起座座绿色屏障,助力脱贫攻坚,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飞播绿鹰”。2021年2月,中宣部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上世纪80年代,一大队响应党和国家关于“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的号召,在无资料、无设备、无经验的条件下,开始在条件很艰苦、祖国很需要的地方执行飞播造林任务。数十年来,他们战胜了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技术苛刻等困难,成功处置复杂天气中多种险情10余起。他们自主研制出“空中可调式定量播种器”,探索出适合西北地区飞播的方法,使得落种率、存活率等多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该大队也因此多次与地方林业部门共同获得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战风斗沙39载,一代代飞播人始终坚守初心,发挥优势,航迹遍及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万余吨,为祖国大地飞出一片又一片绿色。从风吹草疏的内蒙古腹地,到荒芜贫瘠的毛乌素沙漠边缘,从沟壑纵横的高原土坡,到峰峦叠嶂的秦岭深处,他们使飞播林从星星点点,到聚成块、连成片,成为绿色长龙:国家“三北”防护林成林超过1000万亩;在陕北播撒出165个万亩以上的连片绿化基地,形成40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在汉江、嘉陵江和丹江上游造林570余万亩,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造林基地……
  在甘肃临夏州看到,当年一大队首次执行飞播任务的太子山林场,如今已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旅游胜地。当年2万余亩播区周围,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在播区,听到最多的是老百姓交口称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看到最多的是因为飞播带来的发展机会和巨大变化。飞播林,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林”“致富林”。
刘畅 余红春 刘扬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