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我们 ——记航空工业西飞机翼装配厂某型机研制团队 2020-08-18 

  

钟雅瑜
  愈艰愈坚,这四个字背后是体系的力量,更是担当的智慧。
  航空工业西飞机翼装配厂某型机研制团队面对严峻的生产任务,以慎终如始、一鼓作气的韧劲,凝聚着守正向善的磅礴力量,提前预警,智慧谋划,愈艰愈坚,一路乘风破浪,誓将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耽误的科研生产任务抢回来。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这是一个平均年龄36岁的团队,而他们凝聚鼎力担当的精神,是共产党员最亮眼的底色。
  一双特殊的手早上8时,上班铃声刚响过,西飞机翼装配厂某型机外翼班就开始忙碌了。
  “来来来,大家都来试一试,看看谁的手合适?”只见班长桑军振手里拿着一个纸杯大声喊着。大家依次把手放进杯中比划着,“我手小,我先试一下吧!”组员薛塔伸着手挤过来,第一个测试。不一会儿,手围合适的人员就被筛选出来了……选出了合适的人选,大家立即开始了外翼的胶铆工作。
  外翼的操作空间十分狭小,有时候师傅们一个很憋屈的姿势至少要保持1个多小时,可他们仍然打趣地说:“这活儿可不是谁都能胜任的,你得有一双为飞机量身打造的手才行,能干这个活儿的可都是宠儿!”外翼的胶铆工作留给师傅们操作的区域是一个碗口大小的口,他们要靠着经验摸到对的位置,普通的风动工具在这个狭小的空间根本无法使用,师傅们只能用扳手一点点拧紧螺母,最后涂胶封闭。赵红安伸手,薛塔马上递上扳手,下一个工具是什么,薛塔早就准备好了。
  一个区域胶铆完毕,大家马上开始下一个区域的胶铆工作,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所有的配合都是那么默契。
  中午大家顾不上休息,现场吃完加班饭,又投入到工作中。
  下午5时,有一个闭角处的螺栓位置十分蹩手,这可急坏了大家。“我来试一下,咱们里面就我手最小,这种地方我会灵活一点。”李耀飞说着拿起工具走了过来。他不停变换着身体的姿态摸索铆钉,拿着扳手慢慢地上紧,一下、两下、三下,左手麻了他又换上右手,反复拧了几个回合后,终于达到要求。结束时,他的手臂上早已印下一条深深的环形印记,深紫色的瘀青格外显眼。
  每架机胶铆的几天里,师傅们的手上都会出现这种环形的印记,这是他们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对航空事业许下的誓言。作为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生产的质量,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产品的品质。他们很平凡,正是这些平凡的航空人用一双双“特殊的手”干出了精品。
  是伙伴更是家人凌晨3时,厂房里除了规律的铆枪声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而此时手机存放柜里传来的一阵阵手机来电振动却显得格外急促。路过的师傅听见后赶忙从现场叫来了王张龙:“这个点了,手机一直在响,你赶紧看看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情了!你先处理,这里有我们,放心。”
  “喂,媳妇怎么了?这个点怎么还……”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只见王张龙表情骤变,瞬间瞪圆了眼睛。放下手机他飞速地跑回现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我媳妇打电话说……我家里进了贼,我先回去看一下,我会尽快回来的,今天的任务我会抓紧完成的。”听到这句话,师傅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啊?那你快回去,这里我们帮你先弄着!”“家里的人没事吧?需要帮忙尽管说呀!”……师傅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关切地问着,王张龙谢过大家后拔腿就跑,身上的安全带都来不及卸掉。
  凌晨4时30分,王张龙安顿好家里又返回生产现场接着工作了,对他而言,这里也是家。在他的心中早已多了一群新的家人,他们共同奋战,相互扶持,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风雨同行。
  单元长姚磊时常提起让他泪目的一个瞬间,当他走进工艺室打开灯的那一瞬间,桌子上躺满了刚刚赶工结束的师傅们,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此时已是凌晨,他们有的防护服还没有来得及换,有的橡胶手套还没有来得及脱掉,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大家都拼尽了全力。
  为了完成任务,大家都在默默地奋斗着。自古征战需勇士,从来成功靠担当。虽然大家陪家人的时间较少,但他们并不觉得孤独,因为每日都有并肩作战的伙伴一路同行。他们不惧酷暑,不怕困难,有勇气,有担当,虽不是军人,却有着军人一般的意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航空报国”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