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助阵,影院能否乘风破浪? 2020-08-14 

  

中航证券 裴伊凡
  2020年初,全国电影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被迫闭店。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停摆”大半年的电影院终于可以在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7月底,上海电影节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我们能够看到,观众进场观影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复。未来两周,我们有信心票房能恢复到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二。”笔者认为,国内电影行业想要迎来“报复性消费”,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8月1日,全国复工的影院数量已达到7159家,复工率达63.09%,较前一日增长3.78%,单日总出票量则已增加至工作日60~70万张,周末休息日130~150万张左右。虽然目前全国影院已经开始有序复工,但是从票房、观影人次、上座率等各项经营数据来看,与往年同期相距甚远,大部分影院依旧是亏损运营。开工之后,人手、水电费、设备、运营各个方面都需要支出,目前按照防疫要求影城座位数由开放时的30%上升到50%,开业的盈利仍无法覆盖成本。但是,有序复工意味着行业复苏的开始,而未来将有38部新片陆续上映,电影行业正在逐步“回血”。
  毋庸置疑,优质影片是提升行业景气度的强心针,此前春节档延期的一批电影,比如《急先锋》《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紧急救援》《夺冠》《熊出没:狂野大陆》,都将近期择期上映。8月2日,由管虎执导电影的《八佰》重新确定档期,宣布8月21日全国上映。《八佰》是一部由华谊兄弟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光线影业、阿里影业等公司联合出品的重磅战争大片,作为亚洲首部全程数码IMAX电影,从立项筹备到开始动工拍摄一直倍受外界关注,阔别一年回归大众视野,极具成为票房宠儿的潜力。《八佰》的定档无异于一颗定心丸,有望快速激活市场活力。
  随着疫情管控的逐步常态化和新片的持续供给,八月中下旬有望迎来第一波观影热潮,但由于不排除秋冬季节疫情反复的可能性,整个电影行业是否要再一次遭遇无情的停摆?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国内疫情控制的情况来看,管控已经常态化,即使少数地区出现病例,也不会快速蔓延到周边其他地区,应对突发疫情只需对当地电影院进行关闭,全国范围的电影院关闭或将不再出现。
  对于电影出品方而言,为了应对疫情反复对影片上映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必要积极拓展线上发行渠道,电影出品方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实践对“线上+线下”的分线发行,根据电影类型,满足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是大势所趋。疫情期间,“宅经济”异军突起,各大视频网站的营收和会员数都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观影渠道。一旦疫情反复,线上发行可以成为对冲线下观影受阻风险的重要补充渠道。
  对于院线而言,疫情的影响倒逼传统影院业务转型升级,改变多年来单一的盈利模式。对于传统影院而言,人流量是一切商业的基础,闭店但是不能失去和观众、会员的联系,影院可以以线上会员群和社交群为主要阵地,以“消”带养,充分挖掘私域流量的价值。此外,影院应当促进、人工智能和AR技术在影院行业的应用,提升观影体验,着力打造影院生态圈,吸引更多的人流走进电影院观影,拉动整体消费。
  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是艰难的一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全国性闭店,但是影院不会消失。影院的社交属性、体验属性、交流属性是其他娱乐场景无法取代的。近年来,影院建设增速较快、市场竞争激烈,单体影院的平均收益已经在持续下降,而疫情加速中小影院的出清。疫情之后,头部院线和优质内容制作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凸显,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疫情让过去十年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业按下“暂停键”,为更多的电影人提供进一步冷静思考的时间,也为产业重构按下了“快进键”,后疫情时代电影业的重启需要行业从业者回归到内容本体,通过不断修炼“内功”,方能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