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雷达” 2020-07-24 

  

赵润雨
  从2012年踏入航空工业武仪,徐弘炜就与航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能做的就是对科研工作的坚守、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怀着这种理想抱负,徐弘炜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努力着,坚持着。
  “80后”的他,风趣幽默,乍一接触,大大咧咧,似乎有点玩世不恭。但工作起来,却有股韧劲和拼劲。特别是遇到难题,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把每个攻克的难题进行归纳整理,从中查找规律,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技术流程,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凭借一股钻劲儿,徐弘炜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项目在他的手里得心应手。同事们都笑称他是航空工业中一颗“雷达”,能够快速找出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像“智慧大脑”一样,能准确分析解决问题。
  徐弘炜承担着技术重点研发任务,同时还担任着传感器室的室主任。军品测试的科学严谨与客户需求的生产进度都要完美兼顾,这对年轻的他是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也意味着他将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要保持学习的习惯,保持科研的好奇心和兴趣。”他说,科研本身是一个很单调、很无聊的过程,甚至可以说乏味,好奇心和兴趣才是坚持科研的原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觉得,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前进的不竭“源泉”。那份定力与执着让他一次次完成了最难完成的任务。
  有一次,徐弘炜接受了某重点型号研制的任务,工期十分紧张。该产品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产品设计和外观要求非常高。徐弘炜深知,这也是对技术中心传感器室集体战斗力的实战考验。这个项目难点和挑战不言而喻,面对产品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周期紧的特点,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组织项目人员,不断调整研制思路和主攻方向,全方位对任务进行梳理并形成问题清单,将每一个工作环节落实到个人。“事必躬亲、务求极致”是徐弘炜对自己的要求。他根据技术图纸,提出改进意见,和团队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外场实验室距离公司有点远,当时又正在修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泞。徐弘炜没有顾忌这些,他担心的是产品质量、交付节点。对实验数据有异议,一次实验定不下来,两次,两次定不下来,三次……连续实验10个小时,又马不停蹄赶到公司,查询图纸、翻阅资料,把结果汇总。他每天在车间、办公室、试验现场之间奔波往复。凭借广博的业务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积淀,专注、坚持、执着,咬牙……连续奋战多天,终于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满足了交付方提出的高标准交付要求。
  在他的团队里,几乎都是“90后”。他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影响着整个团队的成长。他时常告诫队友们,研发阶段的规范流程和实验操作至关重要。这是徐弘炜攻克关键技术的秘诀。从研发到技术攻关,最后实现量产,面对诸多困难,徐弘炜和他的团队秉持着武仪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科研之路上一往无前。如今,他们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刻苦钻研、迎难而上、勇争一流、不断创新的专业队伍。
  徐弘炜是个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人。他风趣幽默、喜欢音乐、热爱美食,弹得一手好琴……他常说,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热爱工作。但是,当攻关的紧迫阶段,他又总是把一切时间都用在项目设计上,难得抽空去“热爱生活”。
  近年来,他也不断斩获荣誉:2017年获评“优秀员工”;2018年所在班组被评为武汉市“工人先锋号”;2020年成为武仪“十佳青年”候选人。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眼中,他这颗“雷达”,正变得越来越精准。成绩的背后,是每天实验室亮到深夜的灯光,是团队凝心聚力的坚守,以及那些奋力拼搏的汗水和矢志不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