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绵长时光 ——航空工业沈飞档案馆肩负使命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2020-06-05 

  

刘琳 黄介可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档案是人类历史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记载、留存历史资料, 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航空工业沈飞档案馆在时间长河里,将珍贵的历史素材长久留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为沈飞的产品试制、科研生产、项目建设、课题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为了让这座灯塔的光更宽更亮,一辈又一辈有情怀、有担当的档案人在这里奉献青春和年华。他们开拓进取,薪火相传,在岗位上精耕细作,使沈飞档案工作各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沈飞累计完成三个项目的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累计进馆电子文件17万项,文件目录14万条,为今后的项目研制和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型号档案进馆工作自2017年启动至今,已经上升为集团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要求,成为全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个型号的研制和生产都涉及30余家单位,万余项零件,数量庞大,任务艰巨。档案馆全馆职工战胜困难,最终找到了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模式,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

在档案信息化方面,沈飞档案馆夯实基础、脚踏实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明确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思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将沈飞档案馆建设成了网络化、虚拟化、有序化的一流数字档案馆。

档案工作的神圣职责就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企业档案部门同样肩负着“为党管档、为企业守史、为科研生产服务”的使命。虽然不能为沈飞创造直接的利润和收益,但是档案工作者们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奋战在为科研生产服务的第一线上。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沈飞档案馆着眼大局,尽职尽责,全面完成军民机各项目现行有效文件资料的晒印发放任务。仅2019年,沈飞档案馆累计完成各个型号近600万A4晒图复印任务;完成某型号3000余项数据包的接收、发放、归档等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公司交付飞机资料配套调拨和转场交付任务;完成了3000余份OA网上纸质公文和电子公文的接收;提供档案利用近500人次,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生产的需求,成为沈飞公司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档案馆深入生产一线,以基础管理检查为抓手,广泛听取各生产单位对档案工作的意见,调查对档案资料的利用需求,指导生产单位资料管理,对薄弱环节给予支持和帮助。多年来,档案馆始终坚持以利用为导向, 以各生产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用新的技术和本领武装自己,把自己放在分享者的位置上,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积极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将档案馆打造成沈飞公司的信息输出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同样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工作必须适应这个要求,摒弃守旧观念,建立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航空工业“数据”管理工作,沈飞公司早在2018年参加了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管数据”转型试点工作。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沈飞档案馆通过建立公司数据清单,摸清了整个公司的数据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清单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确定归档范围和保存方案。2019年以来,沈飞公司进一步梳理了外来设计数据管理工作流程,识别数据流管控要点,编制了《项目数据厂际及厂所间接收管理办法》,为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大千世界,岁月静好,一方天地,绵长时光。”档案工作朴实无华,真实地记录了人们的活动,再现了历史的本来。沈飞档案馆全体职工秉承做好档案工作的“三心”,即,要有赤诚工作的真心,不厌其烦的耐心,严格谨慎的责任心,积极与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将内容翔实、信息丰富、载体多样的资料归档馆藏, 为企业发展服务。 (刘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