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电影业如何“自救”? 2020-05-29 

  

中航证券 裴伊凡

疫情期间,大多数线下商业被迫歇业,线下娱乐几乎“团灭”。短期来看,电影行业上游的内容生产、中游的影视宣发及下游的院线播映等环节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影院依然停业。

影院,应该是疫情影响下损失最惨重的行业之一,可谓是严冬未过、春寒又至,“巨亏、跑路、破产”成了行业内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词。

每年的春节档都是各大影视公司跑马圈地的重要档期之一,从今年的定档影片来看,阵容依然强大,原定2020年大年初一有10部上映,超过了2019年的8部,堪称“史上最强春节档”,多部影片令人期待。然而,受疫情影响,线下观影紧急叫停,预期中的近百亿票房化为泡影。虽然影片只是撤档,还会选择合适的时间重新上映,但是“春节档”效应是无可复制的,这部分流失的收益将难以弥补。尤其对于春节档票房几乎支撑着全年一半票房的三四线城市影院而言,疫情期间票房零收入的同时还要支付租金、水电等成本,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2020年前两个月内,影院类企业新增不到8000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影院类企业新增数量下滑25%。

疫情的影响倒逼传统影院业务转型升级,改变多年来单一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近年来影院建设增速较快、市场竞争激烈,单体影院的平均收益已经持续下降,而疫情的发生加速中小影院的出清。疫情之下,头部院线和优质内容制作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凸显,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于传统影院而言,人流量是一切商业的基础,没有观影人次的自救必须想方设法去库存、开源节流和优化现金流是当务之急。闭店但是不能失去和观众、会员的联系,影院可以以线上会员群和社交群为主要阵地,以“消”带养,充分挖掘私域流量的价值。一方面,通过电影卡预售、会员优惠购、线上卖品出售、营养午餐送食等措施尽可能地回笼现金流;另一方面,打造企业命运共同体,引用合伙人制度,调整和优化运营流程和员工制度,鼓舞士气、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未来,影院应改促进云、人工智能和AR技术在影院行业的应用,提升观影体验,着力打造影院生态圈,吸引更多的人流走进电影院观影,拉动整体消费。

对于电影内容出品方而言,有的无奈接受撤档现实,有的则曲线“自救”。电影《囧妈》春节前经历了提档、撤档,最后选择大年初一免费上线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欢喜首映四大视频平台进行网络首映。此项安排对于出品方和平台方都可谓是双赢的初体验,却激起了院线联名的抗议,毕竟前期的宣发支出都无异于为别人作嫁衣。

疫情之后,电影出品方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实践对“线上+线下”的分线发行,根据电影类型,满足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是大势所趋。疫情期间,在线视频成为很多人观影的重要平台。尽管院线电影在线下以观影体验和用户社交构建起的壁垒还难以取代,但互联网发行对多元观影场景的挖掘,以及网络观影习惯的培养,将在未来成为瓜分观影注意力的一环。网络消费模式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补充,成为一个增量。

在行业政策扶持方面,2020年4月29日,国家电影局召开电影系统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分析当前电影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形势,对下一步推动我国电影在疫情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安排部署。会议指出,我国电影仍然处在黄金发展期,强调政策端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把短期纾困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尽快出台财税政策的落地细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用好金融服务,与有关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担保和保险机构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对电影院要给予特殊扶持政策,积极协调出租方减免租金,推动电影专项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各地购买发放电影票券。

会议还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电影产业改革,着力支持电影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电影企业健全双效统一的体制机制,扶持民营电影企业健康发展。要探索院线重组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继续稳步推进人民院线、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点播影院发展,推动影院提高经营能力,迎接好复业后的补偿性观影消费。要维护院线电影“窗口期”规则,坚守契约精神、强化诚信意识。统筹好线上供给,同时加强对院线电影网络播出和网络电影发展的通盘规划,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动电影发展。

对于电影院何时重现以往的人声鼎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相信,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中国电影人一定可以再次让行业绽放绚丽之花。



集团客户专享大礼包

1.专享佣金率。

2.专享两融佣金率。

3.期限短,流动性高,周周发行。

4.专业投顾团队提供专属优质的投研服务。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中航证券翼启航手机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