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决胜负 助推航空制造大发展 ——记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 2017-09-30 

  

数控检测模块考场

理论考场

领导巡视考场情况

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牌

西飞、导弹院、洪都获得优秀组织奖

大赛开幕式

本报记者 姜坤英 通讯员 周莉

9月25~27日,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航空工业西飞进行。来自39个单位的115名参赛选手经过多轮筛选,站在了本届技能大赛决赛的舞台。飞机钣金工、航空电气安装调试工和数控铣工三个项目的选手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一一“过招”,也在竞赛的过程中不断交流学习,提升技能水平,用智慧和汗水展示了航空工业技能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积极组织赛事 搭建竞赛平台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为第五次。从2009年的第一届技能竞赛开始,重视技术型、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热潮便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中不断涌动。“40多万航空人中,有20多万技能人才。他们是航空制造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航空强国梦的根本保证。技能大赛是检验人才、选拔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我们举办技能大赛,就是为各类技能人才搭建展示技能、实战才华、提高水平的舞台,营造崇尚知识、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激发航空工业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成才。”航空工业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司莙鹏介绍说,近年来,通过技能大赛、比武练兵等多种形式的开展,促进了航空技能人才的健康成长,培养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一大批领军人才,他们为航空工业的科研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大赛,自2月赛事启动以来,总部人力资源部以及各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积极制定专门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6月,集团公司组织所属成员单位推荐选手,分别在西飞、洪都和导弹院进行培训,并从来自60家成员单位的293名选手中选拔出115名参加集团决赛;8月,115名选手在西飞进行决赛前的集训,熟悉竞赛场地、设施,并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创新开放办赛 不断提高水平

自航空工业职业技能竞赛被冠以“国家级”竞赛以来,航空工业秉持“举办高水平技能竞赛、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宗旨,今年在竞赛规则上,按照国家人力与社会保障部的要求,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比赛办法,结合国内技能竞赛经验和航空制造的实际情况组织竞赛,更加关注竞赛的影响力、选手水平的提升和竞赛的质量。

提前公布实际操作考试题目是本届比赛不同于以往竞赛的一个方面。“25日比赛,我们在24日晚7时将考题发给选手。”大赛总裁判长黄莉玲告诉记者,今年的比赛命题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办法,操作技能考试题目提前1个月公布样题。为了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布考题的前一天,专家组在保证总的考核知识点不变的前提下,对样题进行了不超过30%的调整。向世赛靠拢,在考试中更加关注选手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督促选手熟悉生产流程中更多的环节,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更加游刃有余。另外,在工艺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上,也不再做硬性规定,只要产品质量和精度达到最佳即可。“这种变化,让飞机钣金的考试不再是靠力气,而是考察选手的临场应变和思维能力,尤其是鼓励他们在选择工艺方法等方面能够打破常规,有所创新。”本届比赛的裁判员之一钣金专家李世峰说。作为钣金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李世峰深知创新对技能的促进作用。曾经在第二届航空工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飞机钣金工比赛第一名的他,也是在比赛中成长起来的技术能手。

本届比赛理论考试试题内容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考核,在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摒弃往年纸质试卷的方式,首次采用计算机考试的办法,专家组编写了3个比赛工种的题库供选手学习,在考试前由专家组研究制定30%左右的应用题目,以考核选手的实际应用适应能力。与过去以往的比赛相比较,比赛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更加公平公正,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组织工作,降低了比赛成本,减轻专家的压力。

从2月启动到9月决赛结束,7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技术合作与交流,使选手、教练员、裁判员都从中受益匪浅。实现了让一个人的技艺,转化给更多的人,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局面。

认真学习技能 挑战无限可能

技能大赛是一次毅力、能力与素养的较量。能到中国技能大赛“华山论剑”的都是各个成员单位相关岗位上的佼佼者。实操考场中,飞机钣金工考场一块飞机蒙皮经过8个小时的敲打,最后铆接成形;航空电气安装调试工把各种零部件理出头绪,形成作品;数控铣工在测算中寻找着最准确的答案,加工成产品。忙碌的选手顾不得擦掉滴落的汗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数据显示,这届比赛的选手年龄与往年相比,总体更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占到80%,航空电气安装调试工和飞机钣金工第一名获得者都是“80后”,数控铣工的第一名获得者都是“90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技能成才之路,不仅使航空制造人才队伍的“血液”更“新鲜”,也让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中,增添了更强劲的动力。

技能大赛不仅注重提升选手的技能水平,也在影响着大家对劳动本身的认识。支太飞,来自航空工业贵飞的一名飞机钣金工,看到考场上的他,能感受到劳动给人带来的愉悦。这个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干起活儿来,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钣金考场周围嘈杂的敲打声,仿佛变成了音符围绕着他。交卷后他告诉我们,单位平时生产任务重,所以只能趁下班后自己再加班练习几个小时。这次集训看到了很多高手,学到了很多知识,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也有了追赶的方向和目标。

航电考试后的休息区,很多选手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解答试题的方法,并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考试很辛苦,他们在休息间隙,调整着考试带来的压力。115名选手,只有18名能够取得名次,希望选手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升技能,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胜利永远属于不畏困难,重新冲上去的勇士。

当好“店小二” 确保大赛顺利

“距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航空工业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开幕还有4天。”在“智慧西飞”“青春西飞”的公众号里,每天都在推送倒计时的信息。本次比赛,西飞作为承办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接站、签到、赛场准备……各个环节服务保障都有条不紊进行,线上线下联动推进。“西飞参与竞赛的相关部门要按照组委会的要求,高标准、高要求,全力确保大赛各个项目顺利进行。当好‘店小二’”,这是西飞总经理何胜强对此次服务保障人员的要求。事实证明,活跃在各个服务保障环节的“店小二”们确实做到了认真履行承办单位职责,在竞赛举办期间紧密配合,周到服务。从技术工作研讨会到选手的培训选拔、集训,再到决赛期间的服务保障,西飞凭借组织活动的丰富经验,统筹协调自有资源,全力保障大赛安全有效有序进行。培训中心、采购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纪检监察与审计法律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部、西飞医院、西飞宾馆等十余个部门人员组成4个保障组,制定详细计划,为大赛提供工作人员及80多名志愿者,保障赛事顺利有序进行。“大赛不同于平时的生产,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以,我们又新建了两个航电项目考点,并采购了一批考试用的工量具器件。”本次大赛负责赛务管理的贾功林在接受采访时说,除了设备方面的准备,李世峰、黄孟虎等技能专家团队也为此次比赛保驾护航。

举办此次技能竞赛,除了西飞,洪都和导弹院分别承担了航电和数控铣的预赛工作,200多名从各单位选拔出来的选手,考验着导弹院的后勤保障、赛务组织、设备等组织工作。导弹院领队张虎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预赛选拔工作,军品线的生产不受一点影响。车间生产线一片忙碌,大赛选手激烈角逐。在西飞,在洪都,在导弹院,两条“线”互不干扰,有序延伸。

为了本次比赛,多家航空工业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相关单位选派了裁判员、检测人员、领队、教练。51人的裁判员队伍,汇聚了中国航空制造行业飞机钣金、数控加工、航空电气等专业最顶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家。为了做好比赛检测工作,从10家单位选调了22名检测人员。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组成员在完成了赛前的题库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组织竞赛命题,保证竞赛的技术质量。比赛项目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立即开展评卷打分工作。由于选手白天考试,所以评分工作都是在晚上举行,三个项目的最终结果都是在第二天凌晨或上午才见分晓。

技能大赛是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各个单位培训交流、共同进步的桥梁和纽带。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尘埃落定,但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却永无止境。无论成功与否,对选手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而处于重要关键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也将继续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助力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