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练就“火眼金睛” 2020-05-01 

  

刘根飞

我是来自航空工业上电所的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从事航空机载产品设计与研究工作。入职两年来,我的身边总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每天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动,他们中有默默耕耘的科研能手,有勇于创新的技术尖兵,有无私奉献的管理同仁,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那位可敬可爱的“怪老头”根总。

根总名叫陆水根,是上电所显示平台架构技术专家,1986年加入上电所投身航空事业,如今已有34个年头。根总是大家眼中的“老法师”,34年的产品研发经验使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专治科研工作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根总也是上电所电子部的首任产品总监,大到系统架构,小到元器件使用,他都能给出合理的架构设计建议以及具体设计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我初到部门的时候,时常看到根总与同事们“争论”一些设计中的“小问题”。在新人眼中,这是一个不好说话、爱刁难人、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怪老头”。“为了那么一点点小事,为什么非要揪着不放?”刚开始从事型号工作,我的这种感觉变得更加强烈,因为每次参加评审会,都会“不幸地”遇到这个“怪老头”,他总会提出一些我觉得无关紧要的问题来“刁难”我们。时光飞逝,虽然与根总的接触不断增多,但是我对“怪老头”的印象却一直没有改善,直到有一次。

那一天项目碰上紧急排故,同事们苦苦思索了很久也找不出问题原因,由于任务紧急,大家跑去请教根总。结果,根总连上设备和仪器,用逻辑分析仪三下五除二就定位到了故障,还给大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同事们的脸上瞬间写满了崇拜。这时候,我才知道根总的技术功底有多深厚,排故经验有多丰富,对他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不再觉得他“怪”,反而觉得他有点可敬可爱——这么大年纪了还冲在科研一线,为技术“发烧”。也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前期设计评审的“刁难”不是真的刁难,设计阶段技术风险考虑不充分导致产品后期出现故障才是真的刁难。当焦头烂额过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我才越发能够理解根总对我们的种种教诲。

根总平日里话语不多,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听到的,只有他忙碌的身影以及在会议室中犀利精准的建议。但每当有同事向他“求助”,他总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倾囊相授。他常对设计师们说:“设计中一定要留后手,无论面对哪种逆境,都要按照操作的可实施性和简易程度,分步实施,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还听说有一次,所里一位年轻的设计师遇到显控产品故障向根总求援,而视频处理技术对当时的根总来说,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根总却欣然接受,带着设计师认真梳理信号流向,从母板走线、印制板分层设计到接口电路匹配一致性分析,一路排查,最终成功定位到了故障并解决了问题。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根总的处事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八年后的今天,这名年轻的设计师已经成长为上电所某重点型号的项目副总设计师。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他也会时常要求自己躬身力行,努力将根总一丝不苟的工作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传承。

三十余年风雨磨砺,练就了根总的“火眼金睛”,他也从一名青涩的研发设计师成长为上电所的技术专家。也正是有着这股认真执着的劲儿,他在机载高速数据总线技术、综合任务处理机分系统、显控管理分系统、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等多个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中都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化作了产品的质量,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于我而言,他不仅仅是一位前辈和导师,更让我看到了严谨审慎、担当奉献、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航空人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