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务航空如何破局? 2020-04-14 

  

杨蕤 张童

我国公务航空在艰难求生存的市场震荡期内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面临重重挑战,未来一年将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年。公务航空企业如何突破困局,生存与发展的出路何在?

疫情引发的市场陡降

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公务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市场特征呈现了明显的差异。每年的春运都是交通运输业的集中式年度大考,但是我国的公务航空活动却在这段时期相对冷清,属于公务航空活动曲线的年度波谷。今年的春运“波谷”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真可谓是雪上加霜,这对原本就艰难发展的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带来了近乎致命的威胁。

交通运输活动整体降至冰点。受疫情防控、各地延迟企业复工、推迟学校开学等因素影响,此后的返程客流业很难再出现多重客流叠加的客流高峰现象。北京是我国公务航空发展的最主要聚集地,全国近一半的公务机起降都集中在首都机场,今年春运期间,北京地区的公务航空活动也呈现出断崖式下降。2020年春运40天内,首都机场的公务机起降架次约为700架次,平均每天仅为17.5架次,尚不足首都机场公务机高峰日起降量的三分之一。春运期间,公务机进出港旅客总量约为2600人,日均进出港旅客总量约为66人。在疫情蔓延初期,“恐慌式”出行使得首都机场公务航空活动量出现小幅上升,北京公务航空市场一度呈现运力紧张的局面,但此后,公务航空活动量迅速萎缩,尤其是境外公务航空来京旅客数量持续降低。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虽然公务航空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是公务航空尚属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交通出行方式。从北京地区的旅客出行数据看,北京铁路局运送的旅客量同比下降48%,首都机场保障的航班架次和运送旅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约37%和50%。与之相对应的是,首都机场春运期间,公务航空起降架次和旅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约29%和27%,公务航空活动量的缩减幅度明显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自2013年以来,连续的危机和难见起色的市场已成为我国公务航空业上下游发展面临的整体性困境。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公务航空运营市场尤为明显,企业不断遭遇新挑战,甚至很多中小企业已经陆续退出市场。民航局公布的《2019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显示,2019年,暂停或中止运行的公务航空运营商有4家,分别是北京国都公务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汉华公务机航空有限公司、四川纵横航空有限公司、星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仅最近一年内,暂停或中止运行的公务航空运营商超过企业总数的10%,且已超过此前暂停或中止运行的公司总量,此外还有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已濒临倒闭边缘。

未来市场趋势预测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的逐步推进,我国公务航空市场将逐步复苏,市场复苏过程可能会出现以下特征。

疫情将激发对出行安全的强烈需求。疫情消退是逐步缓解的过程,在疫情缓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对旅客产生较持续的心理影响,这将促进旅客更加注重交通运输中的安全性、私密性、高效性等可能与卫生防疫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要素。公务航空高效便捷,私密性强,在疫情防控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与过多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预计疫情消退后一段时期内,这种旅客对出行安全和私密性的需求将会刺激一定数量新用户的公务机消费。此类消费群体一方面来自高净值人群的商务和出游的旅行需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企业和政府包机需求。新用户的出行需求主要集中在包机运输服务,目前,很多公共航空运输公司也着力推广包机运输的产品形式,这也与疫情之下的客户对于更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相契合。

公务航空比公共航空运输复苏更快更早。当下我国公务航空发展困局,一方面来源于中长期市场周期的市场低迷,另一方面来源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中长期的市场低迷与我国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有赖于产业促进政策出台、经济的稳定增长、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等,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随着各个行业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疫情带来的短期困境将很快迎来“报复性”反弹,这和其他交通产品和服务的总体市场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务航空产品特点,高净值人群在疫情之后更愿意为更加安全的出行方式付费,以避免接触更多的同行旅客。因此,与公共航空运输相比,公务航空市场的复苏将来的更早一些,更快一些。

国际业务复苏将出现一段迟滞期。随着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快速蔓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公务航空市场的国际飞行都将出现恐慌性萎缩。考虑到我国对疫情管控的严格程度,公务机客户重拾国内出行的信心将明显早于国际出行。由于国际疫情的传播,出于输入性疫情管控的需要,政府势必将逐渐加强国际到港旅客的管理,因此,预计公务航空国际业务的低迷将持续更长时间。

未来发展建议

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我国公务航空企业如果变挑战为能力,快速突破困局,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苦练内功应对可能延期的寒冬。持续几年的市场低迷期,已经使得公务航空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参与者都感受到了寒意,企业盈利的难度在不断提高,加之疫情发展难以精准预测,公务航空企业要做好寒冬期可能延长的准备。未来一年,将是落后企业淘汰的关键年,很多企业将面临生死大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苦练内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厚积而薄发,才能迎来市场的春天。

拓展营销渠道与手段。公务航空企业应注重拓展营销渠道和手段,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方式,便于在疫情期间更多的发展新客户。从疫情爆发后的企业生存态势来看,在绝大部分行业中,有线上能力的企业,受到的冲击会小一些。建议公务航空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线上营销模式,抓住疫情之后可能出现的新客户、新市场、新趋势,提早准备,提早布局,才能更好地变危为机,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品质是公务航空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务航空企业应结合疫情发展态势,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疫情防控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注重关注运输服务的疫情防控,尤其是针对包机服务,尽量减少乘客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并尽可能保证旅客接触的人员可控、可预期、可追溯。加强与客户之间信息沟通,让客户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采取的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优化特殊时期的客户体验,形成良好的消费评价,不仅能提高老客户的信任,而且能够促进公务航空新用户消费习惯的逐渐形成,逐渐将短期红利转化为长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