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2020-04-03 

  

白华 刘思远 付潇怡

近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航空报国的赤子心》节目,在航空人中再次引起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 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定永恒初心 激发强国力量

罗阳,正当壮年,献身航空。8年来, 无数人被他感动。罗阳精神,也不断激发着航空人的“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航空报国的赤子心》节目播出后,一条缅怀罗阳、奉献航空的激流在航空工业沈飞各条战线上奔腾蔓延,汇聚成一股新时代强大的报国情怀。

公司线束厂员工郑秋菊观看节目后深有感触:“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使我们的生产组织难上加难,可是重温罗阳的事迹后,想到当年罗总带领团队攻坚的日日夜夜,就觉得眼前的一切都能克服,我和我的团队将只争朝夕、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郑秋菊自复工以来一直忙碌在生产线上组织生产,面对未来,她信心满满。

节目中,罗阳画面重现,声音嘹亮依旧,让熟悉他的人深深地眷恋。罗阳生前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航空报国的志向写在蓝天碧海之间。“8年来,沈飞人时刻以罗阳为榜样,不忘初心、潜心工作,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夜以继日地践行着航空人航空报国的崇高梦想。”博士研究生、工程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主管工程师李晓丹说,她和同事们也更是以罗阳精神时刻激励自身奋发图强。

英雄谢幕,精神长存。罗阳的事迹, 是优秀共产党人的缩影,是科技工作者的榜样。正是因为有像罗阳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我们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国防工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航空人的工作状态:工作强度高,质量安全压力大,“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的责任使命时刻牢记心里。

“作为航空战线上的基层劳动者, 我们将继续秉承罗阳英模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投入新征程,当先锋、打头阵, 在创新超越的实践中再创佳绩。”37厂装配工孙志强观看节目后坚定地说。

罗阳同志的事迹是“敬业”的最强体现。选择航空就是选择无声奉献, 献身国防科技,不为浮躁所动,不被繁华所惑,不受名利所动。选择航空就是选择国家利益至上。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奉献;不一样的事迹,一样的传承。不变的,是航空人守护家园、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

公司功勋员工13厂刘喆自疫情暴发以来,面对厂里人少任务重的情况, 主动申请加班,处理紧急生产任务中的技术问题。“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罗阳这样的英雄,祖国的强盛离不开罗阳这样的奉献者。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一份担当,这是我们要向罗阳同志学习的地方。”

罗阳的记事本上写着“航空报国从来不是荣誉,而是责任。”这份责任, 他用生命进行了诠释。《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航空报国的赤子心》节目播出后,让沈飞人重温了罗阳精神,坚定了永恒初心,激发强国力量。各条战线上忙碌的沈飞人纷纷表示,“航空报国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使命, 我们必将在罗阳精神感召下,忠诚奉献、逐梦蓝天,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

推动沈飞高质量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航空工业沈飞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在改革发展中、在型号生产中、在科研攻坚中,时刻秉承着罗阳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阔步向前、守正出新,不断推动沈飞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航空报国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缩小和发达国家航空技术的差距,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奋力追!”这是罗阳同志写下的誓言,也是全体航空人践行航空报国初心、航空强国使命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罗阳同志牺牲后,沈飞人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拼搏、潜心钻研。“强军需要优秀装备, 得靠你们努力。”习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沈飞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言犹在耳。几年来,沈飞公司不断明晰技术体系规划,出台公司技术等级和能力类型分类指南,强化专业技术、技能岗位专家队伍建设,为航空技术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研发与应用电磁铆接、自动钻铆、自动制孔、柔性装配、装配仿真等先进装配技术,实现了从科研到批生产、从零件制造到飞机装配、从成品检测到整机调试全过程的现代化,在军机科研生产方面, 创造了三代机研制生产的新纪录,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跨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罗总,今天我们要向您汇报!

近几年,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科研生产任务逐年递增, 沈飞公司全力推进均衡生产,以均衡生产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以均衡生产提高核心竞争力。沈飞公司以精细计划管理为抓手,实施关键路径和风险预警管理,强化生产过程管控,从生产源头上切实加强计划管控能力,有效衔接原材料供应、零件生产、装配试飞等关键环节,落实奖惩措施,提高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执行力;持续加强供应链管控能力,积极创新外部供应商管理办法,统筹原材料、成品、技改等供应商的管理,强化市场竞争和问责处理,建立完善供应商退出管理机制;深入应用信息化管理工具, 以提升主价值链业务管控能力为目标, 扎实推进运营管控中心规划建设,持续推动各类信息系统的完善与整合, 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力提升均衡生产能力,坚定完成集团公司考核目标,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流装备和服务。

习总书记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一代代沈飞人开拓进取,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不懈奋斗。”前辈航空报国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尤其是在总结“十三五”和谋划“十四五”关键之时, 沈飞公司启动发展改革系列研讨,树立改革发展信心、坚定创新变革决心, 从认清大势的宏观层面、承接集团战略目标的中层层面、加强厂所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微观层面,谋划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关键少数形成共识的集智聚力,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智借力,再到针对主要矛盾,立即行动的精准发力,谋划未来发展的方法, 集全体干部职工之力,紧跟时代步伐, 抢抓重要机遇,建设法治化沈飞、数字化沈飞、精益化沈飞,全力推动沈飞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传承罗阳精神

让罗阳名字始终散发光芒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航空报国的赤子心》节目的播出,让沈飞人深切缅怀。罗阳离开我们已经8年多了, 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一直激励着每一个沈飞人,也感动着每一个知道他、了解他的人。8年来,沈飞人通过各种形式纪念着罗阳、缅怀着罗阳, 在传承精神的同时将罗阳精神发扬光大,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来自航空工业的名字始终散发着动人的光芒。

罗阳逝世后,沈飞团委为纪念缅怀罗阳,更好地传承罗阳精神,同时, 也为罗阳生前最为牵挂的科研生产任务贡献力量,以他的名字设立了“罗阳青年突击队”。通过深入开展青年立功竞赛,搭建青年岗位建功平台,以服务生产经营主线任务为主要抓手,选取培养了一批批青年骨干技能技术人才组建成罗阳青年突击队,传承和发扬罗阳恪尽职守、严慎细实的精神品质,在生产一线攻坚克难,奉献青春与智慧。于是,罗阳青年突击队成为了解决沈飞科研生产难题的利器,只要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就会有罗阳青年突击队的身影;只要成为了突击队的一员,就有了创新实践,无私奉献的责任与决心。8年来,沈飞团委共表彰选树罗阳青年突击队256支,参与青年达35000人次,解决各类技术质量问题近千项。

在新冠疫情疫情暴发期间,罗阳青年突击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成立的18支抗疫复工青年决胜突击队, 为沈飞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役提供了坚强助力。为了更合理地组织生产,沈飞部装厂成立“誓保节点”青年突击队,在坚守抗击疫情红线的同时,全力追回了一季度生产进度。在沈飞总装厂,厂团委在疫情暴发伊始就迅速组织成立了总装青年突击队, 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双线作战。青年突击队员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在积极抗击疫情同时,以实际行动保障了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沈飞,罗阳精神在攻坚决战中的传承并没有局限在青年人当中,罗阳青年突击队渐渐演化成了罗阳突击队, 将一面面罗阳突击队的旗帜树立在有沈飞人出现的地方。在外场服务保障的现场,在国庆彩车装配调试的地点,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沈飞人总会因“罗阳”这个名字为了共同的目标,凝聚起团结的力量。罗阳突击队的红色旗帜,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更像是默默许下的诺言,无论沈飞人走到哪里, 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在这面旗帜下勇敢地站出来。作为罗阳的同事、战友, 我们一定要传承他的精神,实现他的期望,坚决完成每一项任务。

除了科研生产,罗阳的名字还出现在由沈飞青年组织的社会服务团队身上,将罗阳精神、罗阳故事带出沈飞, 走进社会。2011年,沈飞团委成立了罗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公司共青团组织为依托,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的宗旨,为传承和弘扬航空英模罗阳同志坚定信念、不畏艰苦、无私奉献、服务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面向公司内外广泛开展了各类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期间,志愿者服务队为公司奋战在防疫岗位上的安保人员送去温暖与感谢。在公司内部,志愿者服务队紧密围绕科研生产,成立了“年底攻坚服务队”等专项服务队为生产一线员工送餐送温暖。同时,罗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如尊老爱幼、弘扬雷锋精神、航空科普等, 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将“沈飞”“罗阳”“航空”这些丰富的文化符号带进了社会各个层面,引起广泛热议。

罗阳的名字家喻户晓,对他的每一次学习与纪念,都是航空人对自己初心和使命的更深层次的认知。树立在沈飞总装厂旁边的罗阳塑像,面朝着试飞跑道的起点。在他的注视下,沈飞人完成着每一架战机的生产、试飞、交付。清明时节,倍思故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节,《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系列节目选择了这位航空人的榜样。我们依然会走到他的雕像前,献上鲜花, 立下誓言,告诉他我们的志向和理想, 告诉他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征途上,我们始终砥砺前行着。

(本文摄影 徐树华 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