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升华为学术 把学术翻译为实践 2020-03-27 

  

《 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一书是复旦大学沈奕斐博士,通过对近1000个家庭案例进行分析,在多年的中国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哈佛大学多元智能概念和犹太家庭教育理念,提出的优势累积教育法。

家庭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延迟性。如果家庭教育不当,其带来的后果并不会马上暴发, 比如在孩子0~10岁累积的问题很可能在孩子青春期集中暴发。家庭教育问题的隐蔽性和延迟性使得很多家长无法及时调整,等到问题发生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因为教育引发的惨烈家庭悲剧很多,家庭教育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那后果真的太严重了。而预防问题的发生,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现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会看很多育儿文章。但是很多“专家”讲座都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在讲完现状有多糟糕后,强调“爱”“平等”“放手”等概念,可是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更全面地认识这些概念已经没有版面或时间展开了;另一种倾向是告诉大家家庭教育中有关“术”的东西,比如直接就告诉你如果孩子拖拉怎么办,怎么培养孩子的某个学习习惯等,而对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有进行讨论。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家庭的学者,沈奕斐把学术翻译为实践,把那些靠谱的研究传播开来, 讲清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讲清各种研究的长处和局限,讲清方法背后的“道”和可操作性的“术”,也许这样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委屈的、想不通的、努力的父母。

家长常常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父母连这个道理都没有真正弄明白。《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把这个“道”讲透,能改变家长的认知,同时又给父母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从而真正提升父母的能力。通过近1000个家庭的各种案例分析和咨询也证实了各种方案的可操作性。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中国4个省对4万名父母和孩子(2万名父母亲,2万名孩子)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个发现是:上过学前班跟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 甚至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里面,没有上过前班的比上过的要多10.89%;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的比没有上过的多10.89%。因为过早学习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还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书中提出学前班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 还可能有副作用。孩子到一定年龄,比如12岁以上,学习技巧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那个时候,孩子只要自己有兴趣就能突飞猛进。

除理念、操作方法外,作者也望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把生活背后的规律总结出来,变成学术成果;把好的学术成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在中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后,每个家庭都可以是幸福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快乐成长的环境。

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