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风云突变 在线教育再站风口 2020-02-28 

  

本报记者 马宁

“春节过后,我报名的培训学校便通知线下停课,要么转网课, 要么退费。”准备出国考托福的王同学表示,原本自己打算冲刺下个月的考试,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来得那么突然。“没办法,我只能选择线上上课”。

在线教育再次回到了风口。不仅是学生,其他个人和企业客户也有“刚需”,而迫切需要增长的在线教育企业更需要这个机会。曾经绞尽脑汁想触及更多潜在用户的在线教育行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疫情成了催化剂,让很多用户有机会认知和使用那些“互联网+”的垂直服务。无论A股、港股,还是美股,与中国教育相关的公司股价高涨,好未来、新东方接连创下历史新高,网易有道、跟谁学等2019年资本市场新贵的股价也水涨船高。

那些一直致力于在线培训的机构都很拼,在疫情期间趁热打铁。上百项公益课程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据统计,从年初至2月中旬,其中13家在线教育相关公司的市值已经累计上涨近800亿元。

从疫情预警的哨声吹响,到向全行业免费开放在线课堂,轻轻教育用10天的时间帮助5000多名老师转到线上授课,成功打响了抗疫之战的第一枪。轻轻教育CEO刘常科向媒体透露,在疫情结束之后,轻轻教育不仅不会裁员,还会大幅扩招。“因为轻轻教育目前70%的业务是在线一对一,这次疫情会让很多学生在习惯在线班课业务后,进一步想体验在线一对一的课程,所以未来预期会有大量用户涌向在线一对一,轻轻教育会在供给端进一步加大全职老师的招聘和选择相关运营团队匹配。”

麦奇教育科技认为,疫情结束之后,在线教育的普及率和渗透率会大幅提高,技术成熟的在线教育公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加速在线教育拐点的提前到来,届时会催生更多在线教育产业供应商。麦奇教育自主研发的音视频平台“麦奇云”免费向线下机构和公立校开放,协助线下快速建立教学系统。目前已经有多家线下培训机构借助麦奇云开放平台在线上复课。

不少线下机构转型线上,则是“迫不得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中谈道:“上百万寒假班的学生面临不能上课的局面,而如果全部停课退费,新东方就只能关门大吉。”这道出了业务集中在线下的培训机构面临的现状。新东方已经将全部线下课转至线上,由于线上业务的突增,新东方也启用了新的应用来支撑,这次疫情促使新东方线上化和数字化的进程提速。

有的机构则是忍痛将线下业务转型至线上。高思教育在全北京有50多个校区,学生总人数近80000人。高思教育负责人介绍:“为留住学生,我们降低了学生的学费,给予转到线上的学生很大的折扣,退费直接返还给家长。”负责人坦言,机构需要加购硬件、调试设备,由于转型调整发生在春节前后,会需要一段磨合期,挑战很大。另外转到线上授课后,老师也需要适应。

大机构加速尝试线上化运营,而毫无线上运营经验的传统线下教培机构面临着生死考验。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小机构来说, 如果想挨过这段时期,只能控制成本,保证现金流健康,可以尝试寻求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有机会可尝试融资,还要与客户多加沟通以减少退费,维系好现有的老客户。

据了解,受市场和政策影响,线下机构想向线上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购买在线教育工具,如ClassIn等;另一类则是购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甚至包括授课老师。这类服务提供商也在这次疫情期间迎来了暴发增长。

除了上述线上线下教育机构外,各路巨头也纷纷入局。原本不属于教育行业、实力雄厚的公司也抓住机遇。互联网三巨头BAT全部入局,期间也提供了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和服务。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计划成为学校在线教育的平台,2月10日, 钉钉披露其覆盖了全国约5000万学生。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相继宣布联合其他机构,提供免费课程。“我们直播端承载了平台约81%的用户量,约73万人。”腾讯教育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使用腾讯课堂进行在线学习的师生人数增长了近128倍。对于BAT三家公司的入局,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他们的目的基本相同,就是要成为教育内容的分发渠道,从而参与商业分羹。

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必然催化教培行业进行一次“洗牌”。虽然在线教育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大幅提高,但疫情过后,能否真正留下客户,教育机构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对多数机构而言,线上转型无法一蹴而就,因为转型涉及机构人才、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 并非招聘技术团队做出线上产品或把线下课直接变成“网课”那么简单。另外,线下教育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线下培训不会被一次突发事件改变行业的本质。被疫情按下“暂停键”后,线下公司也会思考如何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在线的工具和服务,做好线下的同时也在线上找到机会。培训行业正在面临一个重要拐点, 相信未来会有一批线下教育机构拥有在线的能力,真正变成OMO机构。

对培训机构而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竞争将愈发激烈, 但他们最终比拼的依然是口碑,依然是用户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