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制导滑翔炸弹的不解之缘 2020-01-23 

  

航空工业导弹院 魏志刚

时间拨回到10年前,那时的我还在航空工业导弹院总体部。一天,像接到其他工作任务一样,我接到室主任布置的一项新任务:编写制导滑翔炸弹投放装置任务书——当时的我还不知道,我与制导滑翔炸弹系列产品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

当时制导滑翔炸弹对于单位还是新领域。最初,我甚至不知道制导滑翔炸弹是什么样的。我翻阅了大量资料、档案, 不断向专业室的各位前辈请教学习。转眼一年时光过去,制导滑翔炸弹从无到有、从文件到图纸、再由图纸变成实物, 它顺利通过了第一场“大考”,并且在珠海航展引起巨大轰动。我也从初出茅庐的青年设计师,成长为要带领比我更年轻的同事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累并快乐着,是我当时的感受。型号给了我一个舞台,我要给型号一个回报。

又是一年,制导滑翔炸弹新一轮样机终于完成研制并发往试验外场。就像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样,一遍又一遍测试、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检查,等待多日,终于迎来了接受考验的时刻。

试验前的一晚我没怎么睡,准确地说是睡不着,一直在回想整个研制和测试过程、反复思索第二天的试验有没有未考虑到的地方。“应该没有问题了。”我这样对自己说。尽管如此,手心却一直在不停地冒汗。

“3,2,1,投放!”

“弹没出去。”飞行员汇报。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是自那以后的每次试验,我不再进指挥大厅。每当飞机起飞后,我都留在机场,静静地等待着对讲机那头传来的消息。

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从来都是靶场上见高低。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故障, 这样的结果都是不可接受的。

攻关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带着攻关小组不分昼夜地忙碌了一个月,问题依然没有找到。爱人后来对我说:“你那一段时间回家都没什么表情,也不说话, 我都不敢问你。”

按照最新制订的排故方案,我们在单位温箱内进行低温梯度试验。每次进入温箱都要耗费近半个小时的测试,出来时大家的手和脸都冻得麻木了,但没有人有怨言。晚上6点,故障终于复现; 次日凌晨1点,故障隔离到器件。凌晨3点,大家赶回市区,在一家24小时餐厅补上了昨夜的晚饭。

“明天——不对,是今天,大家回去休息一天吧。”带队的领导说。那一天, 我睡了一个多月以来的第一次安稳觉。

两周之后,故障准确定位,机理清楚。设计改进后的样机经过严格测试和试验考核后再次进场,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当时,许多参加排故攻关的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制导滑翔炸弹以优异的性能博得了用户的青睐,第一笔外贸订单很快就来了。低成本设计、系列化发展、主机集成、国外实地演示、生产、验收、培训、交装……现在的制导滑翔炸弹已衍生出多型产品,挂装载机也涵盖了多种机型、多种型号,陆续完成了对多个国家的出口任务,为单位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距我正式参加制导滑翔炸弹研制已过10年。回首型号的研制历程, 我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更品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与成长着。

一路走来,有人问我:“累吗?”“不觉得。”因为当你与一个型号共同经历了那么多之后,它就不再仅仅是一项工作, 而变成了你的责任、你的使命、你生命的一部分。回望这交织着欢笑与泪水的成长之路,我想对10年前的自己说:“不要惧怕前路即将面对的挑战,因为付出的辛劳必将赢得航空人独有的骄傲!”

拼搏吧,伙伴们!奋斗吧,航空人! 我们忙碌着,将来就不会有虚度年华的悔恨;我们努力着,雪染霜鬓时就会有着更加坚毅的眼神。直到青春化为长空中划过的那道完美弧线,我们终将用热血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书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