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中国航空业品牌创新观察 2020-01-21 

  

结合传播数据分析和业界专家访谈,新型航空智库“航家汇”联合中国航空报社,对2019年中国航空业的品牌创新进行观察梳理,致力于呈现2019年度航空业品牌创新亮点,揭示精彩案例背后的行业动向,探讨个性表达背后的共性趋势,以期为航空业企事业单位2020年更加精准地开展品牌建设,航空品牌人更加高效地赋能成长,合力推进行业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2019年航空业品牌创新的四个维度

创新发展是2019年中国航空业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航空业品牌创新在理念、模式、方法、主体四个维度深入展开。在每个维度,我们分别选取“聚”“精”“汇”“神”四个关键字进行概括,并结合代表性案例, 分析其内在逻辑和演进趋势。

聚:聚焦到“人”的新理念

这里的“人”,在需求侧,既包括狭义的航空消费者,也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从业者、监管者、媒体、社会公众等广义上的“人”。品牌是承载信任和情感的容器,是连接企业和“人”的中枢。航空业品牌建设的受众,对有温度、有故事的品牌更加认可。他们可能因为一部影片,对某家航空公司萌生敬意,也可能因为一家公司某位员工的不妥言行,对这家公司敬而远之。从供给侧来看,航空业品牌建设的管理者、操作者, 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品牌人的学习和成长,事关个人的职业发展, 也左右着行业的“飞行姿态”。他们需要向内升级手艺,向外拓宽视野。

精:精进迭代的新模式

2019年,航空业的品牌建设与企业内部的协同互动和外部的业务拓展日益紧密,模式不断创新。例如,立巢航空博物馆采用公益+商业的模式,一方面,在有形的室内空间,把专业枯燥的航空知识“翻译”成生动有趣的展品;另一方面,在无形的外部世界,以博物馆为资源聚合平台,广泛连接行业和社会,提供飞行体验、业务培训、专业讲座、旅游研学等延伸服务,让航空既是赏心悦目的时尚艺术,也是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意。

品牌塑造与企业市场销售、城市名片推广的紧密互动乃至相互融合, 也体现在航空公司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迭代中。航空主题的展会、活动, 由于集成了资源汇聚、产业对接、传播推广等多重功能,成为航空企事业单位品牌创新的承接载体和推广平台。例如,极飞借助XAAC极飞科技年度大会,围绕“赋能全球新农人”的主题,交流探讨以航空技术助力农业变革的实践经验,都在超越单纯的产品销售,助推航空业在深度嵌入行业和社会变革的进程中自我更迭,成为更富生命活力的新物种。

汇:汇聚一堂的新方法

2019年,航空业的品牌建设,继续与新技术、新方法汇聚一堂,深度融合,使品牌塑造和航空文化传播更加精准高效、寓教于乐。如中航环球开发的航空主题实景沉浸式体验——“南天门”计划,开创航空科普的新范式,将科技元素、科幻元素、流行元素和航空元素相结合,以丰富的故事环节、全新的道具机关和电影级的场景,营造出未来时空航空科研基地的氛围,并利用真人演员的实景演出与互动,让参与者享受“航空心流”,尽情体验航空精神、航空文化。

2019年国庆上映的航空主题电影《中国机长》,再现真实事件,讲述航空故事,在艺术上进行升华。抖音、快手、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这部主旋律影片收获社会影响力和商业回报的双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神:神采飞扬的新力量

民间力量作为航空业品牌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打破内外部约束,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在品牌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尝试,让航空精神和航空文化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展现、传承。例如,2019年10月,原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于延恩两位老飞行员,驾驶国产超轻型运动飞机,环中国东部飞行一圈, 在实地体验、调研国内通航发展情况的同时,在沿途有条件的通用机场, 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航空科普,让孩子们接触飞机,感受飞机操控的触感, 激发年轻一代的航空梦想。2019年12月,在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之际,一架75年机龄、1949年中国航空公司涂装的DC-3飞机,重飞“两航起义”之路。这两次飞行活动,其策划、发起和实施,主要都是航空业的民间人士全程操作,行业主管部门及体系内的航空公司、机场、保障单位等也给予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肯定。

2020年航空业品牌创新的四个趋向

形式创新:

从静态到动态,更加立体多维

航空业的品牌创新, 尤其是航空文化的传播和航空精神的传承,将应用VR、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更多前沿技术,在融媒体平台的集成、整合、分发、交互之下,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更为精准智能,跨界混搭更为时尚流行, 催生更加丰富多元的创新场景。

新技术在线上线下的深度应用,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将为受众带来更为沉浸的互动体验,引发更为深沉的情感共鸣。数据智能又将进一步迭代每一次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和销售变现。在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驱动下,优秀企业的市场营销、产品销售和品牌提升,将逐步形成相互嵌入、互相推动的增长飞轮。

内容创新:

从分散到集成,更加自主多元

在自有媒体和公共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富有品牌个性的优质内容成为稀缺资源,正在成为连接并沟通目标受众的“路由器”。内容生产和运营,正在成为航空企事业单位的核心能力之一。品牌部门,也逐步从企业营销内容的策划者和市场活动的组织者,升级成为牵头产品、渠道、服务等业务部门,集中对外输出内容并与用户高频互动的集成者。以往多个部门分工负责的产品销售、用户反馈、品牌打造等工作,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实现功能合一。

模式创新:

从公益到复合,更加丰富多彩

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专业机构的合力之下,航空业品牌创新的模式将朝着专业化、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演化。其中,以往需要政府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支持的公益性航空科普、文化活动,将获得更多的商业助推。对市场更为敏锐的民营企业,也将在模式演化中发挥先锋作用。

航空是时尚,是艺术,也是生意, 这不仅体现在民营航空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上,也将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航空文化产品上,他们以IP为核心,以内容为硬核,可能是电影,是游戏,是课程, 是旅游,是航展,是衍生品,是各种组合, 也可能现在还难以准确定义产品形态。

生态创新:

从个体到集群,更加灵活多变

航空品牌创新,不只是一家企业的个体行为,也是整个行业的共同使命。全行业的品牌创新中,从创意策划、产品研发,到组织运营、传播推广,在品牌创新链条中,企业分工协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形成有生命力的共创生态, 在数据和算法的迭代中进化,实现商业上的良性循环。在这一正在构建的生态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也将成为每家企业、每个品牌人的现实选择。

刘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