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70载 跨越发展谱华章 2020-01-0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精心修理、跟踪创新、自主研发、跨越发展的历程,航空人制造出数以万计用以壮大国防力量和繁荣国民经济建设的航空产品,建成了成熟的航空工业体系,开发出了素质精良、能征善战、业绩斐然的航空工业科学、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浓缩了航空人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的意志。

从东北黑土地上的机器轰鸣,到三线建设的干打垒房子,从皮带床子到数控设备,从一把计算尺一支铅笔到计算机三维绘图,从埋头苦干到全球视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走过艰苦创业,走过三线建设,走过产业转型,走过结构调整, 走向全球……70年来,航空人薪火相传,历经千难险阻,却矢志不渝, 怀抱着一片赤子之心,前赴后继,众志成城。

艰苦创业 开启求索之路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航空工业建设就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国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党和国家仍然果断地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毅然决定创建航空工业。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大会上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8月, 中共中央派刘亚楼、王弼等赴苏联, 参加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就苏联援建中国空军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谈判。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1949年11月14日,在空军司令部刚刚成立之时,便由刘亚楼再次与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联名向中共中央上报《关于航空工业建设意见》。此后又6次提出相关建议,为航空工业的建立作了酝酿和准备。

1950年12月, 段子俊奉命组建航空工业,多次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会议,研究并确定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和发展道路。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在目前阶段上的任务,是全力保证中国空军所有飞机和发动机的修理及飞机零部件、配件和工具的制造,尔后再逐步发展。”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由此开始了逐梦蓝天的征程。

“一五”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把航空工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1957年12月10日,中国第一架多用途运输机运5首飞成功;1958年12月14日, 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直5首飞;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运5和自行设计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1959年,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歼6试飞成功。

1959年,国庆10周年,空军有165架各型飞机组成6个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以及走向自行设计,由生产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到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仅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航空工业自1956年开始着手组建科研机构,最早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成立,包括航空研究院和22个航空专业设计所、研究所。这期间,航空工业局转隶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后又从中分离,组建第三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空工业,实行计划单列,更好地适应了科研生产的发展。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但1958年开始了三年的“大跃进”, 航空工业虽然有所前进,但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盲目追求高指标、大计划,大搞快速研制,快速施工, 造成一些质量问题。再加上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致使航空工业发展遭受了挫折。

航空人在此时决心坚持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从1961年到1965年, 航空工业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努力纠正“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切实整顿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缩短基本建设和型号研制战线,生产逐步恢复, 新飞机陆续定型投产,原材料和配套产品做到了立足国内,同时开始有计划地建设科研设计试验条件,全行业重新出现蓬勃发展的新面貌。1965年,航空工业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从1966年到1976年, 这10年, 根据进一步增强试制生产能力、完善配套的需要,航空工业展开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大批航空人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三线”,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到70年代后期,航空工业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有了较强的飞机及其配套生产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三线”地区建成了能够制造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发动机、机载设备的成套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航空工业也加强了航空科研设计体系建设。

昂首阔步 从变革到突破

革故鼎新体制变革,坚持不懈科技创新,布局全球融合发展。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航空工业逐步调整工作重点,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军转民、内转外”战略转变,进入改革开放、保军转民、实行战略转移的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军用飞机展开了近40个型号的研制,向部队提供了大批航空军事装备; 民用飞机开始改变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进行了20多个型号的研制与改进改型,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项领域。

1982年,第三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航空工业部。此后数年中,航空工业在管理体制上不断调整,开始了走向市场的初步探索。1988年7月5日, 航空航天工业部宣告成立,“小政府、大集团”应运而生。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小政府、大集团”助力了航空航天系统承担大型项目、形成集团性结构;参加国际合作,走向世界; 转变政府职能,增大企业自主权等多项变革。仅在成立一年内,航空航天工业部就实现了“一机定型、三机上天、四星高照”的壮举,全面完成科研生产计划。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同步增长,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1993年,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作为改革大潮中强有力的波澜, 航空工业拉开了向企业化运作转变的序幕。6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告诞生,航空工业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义无反顾地迈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1999年7月1日,为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 分立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以此为起点,我国航空工业正式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航空企业开始自负盈亏。

同时,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也是航空工业对外开放和贸易发展的快速成长时期。航空工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各种对外经济活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

老一辈航空军贸开拓者以“5美元闯非洲”的非凡气魄,签署了1.67亿美元的“中国军贸首单”。此后, 军贸人还创造了以歼6和歼7为主的出口小高峰;实现K8、直9、“霹雳”9等重点出口型号全面走向世界;埃及80架K8E合作生产, 首次实现从单一产品出口向航空技术出口转变。以国际市场需求为牵引与潜在客户联合研发K8教练机并形成批量出口,一度达到国际市场同类飞机的70%份额,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成功的教练机种,书写了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灿烂一笔。民机方面,运12飞机于90年代分别获得了英国CAA和美国FAA适航证,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英、美适航认可的民机。截至1999年,中国生产的运12、运7、运8等民用飞机已遍布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所在国航空运输业中的重要力量。

转包生产为提高整个航空工业制造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1979年10月30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了生产DC9-80飞机主起落架舱门的协议, 这是国内第一份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合同,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与世界级航空制造企业合作转包生产的先河。

奋力拼搏 紧握发展机遇

21世纪以来,中国航空工业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航空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取得辉煌成就。自1999年实施重点型号工程以来,中国航空工业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党中央新的战略部署,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夜以继日、激情奋战,圆满完成繁重的重点型号任务,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工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中国航空工业历经艰辛,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1999~2008年10年间,成功研制了歼10飞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了歼11飞机, 不断改进升级了歼8飞机,使我国歼击机研制实现了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并已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这些先进的第三代战机,在捍卫祖国主权、保卫领空安全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太行”发动机为代表,实现了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从中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空空、空地导弹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重大特种飞机实现了从无到有, 直升机研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系列历史性跨越,民机产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机载设备和系统实现了升级换代,总计几十个型号实现首飞、鉴定和设计定型,一大批先进航空装备批量生产,使我国跻身于能够研制先进的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直升机、教练机、特种飞机等多种航空装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航空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整合和专业化重组,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组后, 航空工业迅速布局,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国企向现代公司的跨越,同时也加速由内向型企业向跨国公司迈进。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航空工业加快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组建了19个专业化发展的子公司、事业部和直属机构,初步改变了过去我国航空工业布局分散、内耗式竞争严重的不利局面,形成了发展合力;成功构建了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初步搭建了总部作为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中心, 直属单位作为利润和产业化中心,成员单位作为成本和专业化中心的三级管理体制;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直属板块公司治理结构,所有子公司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事业部和直属机构模拟子公司运行; 通过资本市场实施了20项专业化重组,涉及95家成员单位,一批企业成功增发和IPO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深层次地推进了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累计并购了50多家各类企业,其中境外并购投资总额近70亿元,实现年收入超过200亿元、利润10多亿元。

这一系列的改革,推动装备发展从“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向“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转变,激发了航空工业发展的深层动力。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了从三代到四代、从非隐身到隐身、从中小型向大型、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有人到无人的巨大跨越。

坚守初心 整装再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砥砺奋进,开启了新的征程。

歼20使空军综合作战能力跃上新台阶;歼10系列、歼11系列战斗机陆续装备空海军部队;以“霹雳”12空空导弹为代表的新型进攻武器的更新换代并陆续形成战斗力。运20大型运输机正式列装部队;运9运输机的大量交付实现了战略投送能力梯次性快速增长。轰6K轰炸机等远程精确打击装备交付部队标志着我军空中远距精确打击能力逐步形成。新一代空警500预警机装备部队,与空警2000、空警200一起成为当前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战斗力倍增器; 一系列侦察、干扰、通信类有人/无人航空装备也为我军构筑起严密的空中情报、电磁杀伤、电磁管制网络。伴随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交付,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走向深蓝,初步形成远海作战能力,有力支撑了海军战略转型建设的深入推进。以“翼龙”系列为代表的察打一体化高端无人机研制成功并出口海外用户。系列直升机大规模装备,有效支撑了陆军由区域向全域、由平面向立体、由大向强的转变。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腾空而起, 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乃至整个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新舟”系列涡桨支线飞机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的轨迹启航展翼,呈现多型并举、多用途、系列化发展的新格局,将国家的至高意志、几代航空人的追梦变为提速腾飞的现实。

航空工业于2017年5月制定印发了“十三五”国际化发展规划。该规划以国家“走出去”战略为指导,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布局,以航空主业全球化发展为核心,聚焦重点国别和重点项目, 实施分类管理、分业管理,做好境内外业务和企业协同,健全国际化运营体系, 控制风险, 加强考核, 完善国际化经营监督评价体系,推动国际业务发展。

2017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了集团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随即,军工集团混改大幕拉开。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将航空工业等11家央企列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航空工业作为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商业二类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军工企业,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期盼, 正大胆探索,蹄疾步稳,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新实践。

“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集团公司成为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集团公司成为世界领先航空工业集团。”2018年峰会期间, 航空工业昂首吹响了追梦新时代的冲锋号角。“在开启全面建设航空强国新征程的关键时刻,集团党组制定了新时代集团发展战略,即‘一心、两融、三力、五化’。”2019年,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在集团峰会上竖起一面旗帜,航空工业新局再启。

回顾过往,我们自豪骄傲,航空工业奋力拼搏,成绩斐然;展望未来, 我们豪情万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担当新使命、踏上新征程、谋求新作为,始终不忘“航空报国”初心,始终牢记“航空强国”使命,继续深化改革, 持续创新发展,继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马宁)

本版部分摄影 岳书华 周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