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歇的蓝天梦 ——记航空工业沈飞女班长田芳 2019-10-22 

  

本报通讯员 闫琳

一头干练的短发,走路脚下生风, 说话铿锵有力。每次见到田芳,她都会给人留下开朗、利落的“大男孩”形象。她是航空工业沈飞部装厂某核心部件组装班的班长,也是厂里唯一带出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的女班长。

这位班长虽然年纪轻,但在她19岁刚上班满5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被选为厂里“生产进度瓶颈班”的班长。一个老班组,最难改变的是思想“顽固”、管理思维“落后”的老师傅,他们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企业改革带来的变化。田芳刚当班长不久,就有老师傅来找她:“小田,我这个月奖金凭什么比别人少?”对于这种不适应新的绩效管理制度的老师傅, 田芳一直想“促动”一下,可还没等她说两句话,老师傅扭头就走:“奖金比别人少就不行!”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第一次遇上这样的难事,怎么办?

没几天,在征得全体成员同意后, 田芳按照公司新的改革管理制度设计了员工自主管理记录评测表,开始在班组实行细化的自评、互评考核制度。员工对自己的任务完成、工作质量、安全防护、现场控制、改革创新、平时表现等内容进行自我测定和评价,同时对其他同事进行客观评价,每月由班长进行汇总。

第二个月发工资条,老师傅看到奖金又比别人少,当着大家的面便质问起田芳来,语气极不“客气”。田芳回应说:“这里有咱班这个月所有人员自主管理考核结果,您先看看。”老师傅拿过考核表一看,顿时闭口不言。平日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和表现,按照公司新的考核规章制度一桩桩、一件件都评价得清清楚楚。高分自评结果的后面,班长田芳的评语那么刺眼:“自评结果不真实,按互评结果考核。”通过一张员工自主管理记录评测表,班里的同事逐渐变得更加自律,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

铆装装配工序枯燥且辛苦,对装配人员的耐心和体力是极大考验,这道工序要求工人的手要快且稳,在成千上万次的动作中,一次微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的不合格,更意味着之前无数的辛苦都成了无用功。

田芳在自己的劳模工作室里,教大家用接近于钻头大小的材料练习对铆枪的垂直控制度,而田芳的手也因为这十几年如一日的练习,早已变得比一般男孩的手掌宽厚很多。14年间, 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高超的技艺,将飞机尾翼装配后的同轴度公差控制在0.02毫米;14年间,从未出现过一次产品报废、超差问题,优良品率保持在99%以上,使班组彻底摆脱了“瓶颈班”的称呼,成为了厂里又好又快完成生产任务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田芳常说:“坚守, 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意味着攻克上百项生产难关,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突破、创新,直到最后交付真正完美的产品。”如今,14年过去了,班组中的技能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田芳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了沈飞公司装配厂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同时肩负着培养更多生产骨干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截至目前,工作室里已经有90%以上的员工获得了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资格。

由于优异的业绩和出色的表现, 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田芳还是那个田芳,每天干着同样的工作,自信而平淡。她曾说,每次仰望蓝天,看到战机穿梭云端自由翱翔时,就是圆了她的一个梦!“有梦就应该坚持,实现的过程一定充满艰辛和险阻,但大家都在奔跑,一直在追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