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同风起 两融谱华章 ——二论学习贯彻新时代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2019-03-26 

  

本报特约评论员

方向决定未来,模式决定成败。发展模式是企业履行使命、实现目标的方式。军民融合是构建一体化航空工业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要求,产业融合是航空工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要求。在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承接国家战略要求,抓住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机遇,坚定走军民融合、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聚焦核心能力、提升产业效益,建设精益健硕的航空工业产业体系,奋力开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两融”发展模式的内涵

军民融合,就是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融合发展。未来战争不仅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竞争, 还是国家经济可承受能力的竞争、国防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站在国家角度,解决好“黄油”与“大炮”的关系,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路子,更好地满足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的需要, 是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产业融合是指发挥航空高科技优势,发挥大工业体系的引领带动作用,与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及重组,使得产业边界渐趋模糊甚至消失,形成新型的产业分工模式,继而产生复合经济效应。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具体而言,产业融合就是要实现航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增强现代服务业对航空工业提质升级的促进作用;就是要加快向维修服务保障、大防务大安全等领域的延伸融合;就是要实现航空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释放航空高技术的溢出效应;就是要实现航空工业和其他高技术产业的跨界互补发展,催生航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新动能。

“两融”的本质,就是要解决航空工业“投入端”的体制机制问题、资源共享问题和投入单一问题,以及“产出端”的协同发展问题、互补发展问题和产业带动问题。

实行“两融”发展模式,建设精益健硕的航空工业产业体系,要求我们要善于做“加法”,以战略为导向,凝聚社会力量,配齐、配准、配优社会资源,补足、打牢、提升发展基础,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航空主业;要善于做“减法”,聚焦技术创新、系统集成、供应链管控、新技术获取转化等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加快建立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生产体系;要善于做“乘法”,切实推动航空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释放航空高技术的溢出效应,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航空工业应有的更大贡献;要善于做“除法”,着力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为技术、人才、设施、资本等要素融合创造基本条件。

融合发展是基于航空产业特质的必然之选

航空工业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需要集先进科技之大成,天然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强大的航空工业,需要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引领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集成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促进先进航空装备的创新发展;需要发挥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带动效益,带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航空工业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强,需要集先进工业之大成,天然具有融合发展的本质要求。发展强大的航空工业,需要涉及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离不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各类配套资源。飞机制造涉及上万种零部件生产,离不开高度专业化和开放型的分工协作,这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航空工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高,需要聚集各类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天然具有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发展强大的航空工业,必须加强与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获取技术最先进、成本最经济、来源最稳定和可持续性最强的优质资源。

我们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尊重航空工业的产业特质和发展规律,以开放的思维、博大的胸怀,坚持军民融合、产业融合的新发展模式,携手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源,聚焦核心能力,提升产业效益,构筑精益健硕的航空工业产业体系。

融合发展是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成功之钥

纵观世界航空产业的发展历程,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大都采用军民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业务组合等方面。

联合各方力量协同创新。洛马公司总部级创新中心拥有独具特色的配套资源,联合政界、工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共同验证军事作战新计划、新概念、新模式,通过多方合作实现需求同步输入,加速了论证与研发进程,被称为洛马公司发展的“灯塔”。

配置外部优质资源促进自身发展。航空产品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产业链条长,世界航空产业经百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空客逐渐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商体系,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也更加开放,在3000多家的供应商目录中,外部供应商占比超过99%。

围绕核心能力构建一主多强的业务组合。波音、空客充分利用核心能力,进入电子、安防、弹药、航天等领域,实现了行业统合、业务协同和技术融合。雷神、莱昂纳多、BAE系统、联合技术、泰雷兹等企业也采取了陆、海、空、天、电、安防等大安全、大防务跨界融合发展的模式。

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通过军民融合和产业融合,加强军民之间和各产业之间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互融互通、共享共用,能有效吸纳优质的创新力量和产业力量,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加快推动航空高技术转化应用,从而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乘势而为去沉疴

力行两融开新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在政策环境、产业和技术基础、资金保障等方面为航空工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集团公司应紧抓契机,乘势而为,开创新局。

深化制度改革为航空工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军民分立的二元发展模式,使得军民融合在政策制度上存在着重重壁垒和障碍。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方,积极出台鼓励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修改、清理不符合军民融合要求的法规制度,正在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生态环境。基于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变革新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迈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在推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产业和科技发展为航空工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传统航空工业“小而全、大而散”的产业格局已不再适应建设航空强国的要求。航空工业向“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科研生产体系转型,离不开国家产业和科技的基础支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的基础和能力日趋雄厚,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科技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迈进,为航空工业聚焦核心能力、建设精益健硕的产业体系、实现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支撑。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航空工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本市场。实业产业与产业金融是虚实结合的关系,通过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发债等形式,可以有效地撬动社会资本,化解产业化过程中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高等难点,可以有力支持航空工业的融合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坚持“两融”发展模式,建设精益健硕的航空工业产业体系,是实现航空工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航空工业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顺应开放融合、协调发展的时代特征,将“两融”模式作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深化改革的新抓手,乘势而为,大胆创新,谱写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