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强党建 砥砺前行展宏图 ——改革开放40年航空工业党的建设成果和经验总结 2018-11-17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有企业也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有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新中国航空工业诞生于建国初、成长在红旗下,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回眸这40年,伴随着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航空工业党建工作也在探索实践中同步推进、持续见效,有力推动了航空工业深化改革、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航空工业党建工作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信心,进一步开拓航空工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来

航空工业党的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航空工业自1951年4月17日创立以来,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几十年来,航空工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党对企业的领导、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前,航空工业转折发展时期同步加强党的建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四人帮”被粉碎,航空工业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党建工作也迎头赶上,各级党组织针对“文革”时期党在企业的领导力量被严重削弱的状况,开展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大量的自查自省工作和艰巨的清理整顿任务,各项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同时,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正式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健全党规党法和严肃党纪的决定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要求,第三机械工作部成立了纪律检查机构,在部党组统一领导下,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严肃党的纪律。1979~1981年,面对军品订货陡降的严峻形势,各航空企业党政同谋、稳定局势,采取了非常措施,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随后,第三机械工作部按照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组织全行业在领导干部队伍、财经纪律、劳动纪律、职工队伍、生产计划管理等方面开展全面整顿,有力推动了航空企业在转折发展时期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航空工业得以成功扭转被动局面、重整行装再出发,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行。

第二阶段(1982~1989年):党的十二大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前,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航空工业党的建设不断探索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随后,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全国工业系统内逐步实施厂长(经理)负责制。1984年6月,航空工业部决定在成都飞机公司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同年10月,所属各工厂、研究所和院校站库开始全面实行厂长、所长、院(校)长及站(库)主任负责制。这改变了长期以来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模式,对于当时航空工业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但有力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党对企业群团组织的领导,在克服党组织包揽一切、党政职责不明、工作多头领导或无人负责问题上收效显著。1986年9月,中央颁布了“三个条例”,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明确企业党组织发挥保证和监督作用。航空工业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指导各航空企业探索完善新的领导体制,引导推动党组织转变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逐步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积极支持厂长实现任期责任目标和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上来,调整到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上来,调整到搞好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来,党组织对企业的思想政治领导和保证监督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第三阶段(1989~2002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前,航空工业改革调整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 强调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大力加强党的建设。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各航空企业党组织的定位更加清晰。1993年6月,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告成立。1995年2月, 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全行业实施以核心工程、人才工程、形象工程、爱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航空凝聚力工程”,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1997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航空工业按照中央精神大胆实践,使企业党建工作在转变中适应、在改进中加强、在继承中创新,进一步夯实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999年7月,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分别组建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1999年9月,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两个集团公司进一步坚定了党建工作方向,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内容边界更加清晰、实际效果持续彰显,有力保证和促进了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四阶段(2002~2012年):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航空工业党的建设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航空工业紧密结合新世纪及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重点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各航空企业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积极探索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推进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面对两个集团公司重组后再造魂魄的现实需要,航空工业党组高举旗帜、面向实践,坚持抓党建强基础、抓教育强素质、抓班子强队伍、抓文化强合力,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 将国家重点型号攻坚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航空工业软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依纪依规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为航空工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第五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航空工业党的建设再添新气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特别是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相继召开,为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作出部署。航空工业紧跟中央部署要求,围绕装备发展、经济建设等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从严标准、狠抓工作重点、强化责任落实,把严和实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党的建设各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扎实成效。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修订党章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航空工业党组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目标,整体谋划推进党建工作,运用系统工程管理理念构建实施“1122”党建工作体系,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不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夯实党建基层基础。各级纪检监察机构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统筹推进以“两个责任”“三个机制”“一支队伍”为基本构架的“231”工作体系,有力推动航空工业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巩固发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

航空工业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改革开放40年来,航空工业着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为航空工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突出政治思想建设,引领了改革发展方向。航空工业始终把思想建党摆在突出位置,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筑牢政治思想工作这条“生命线”。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狠抓理论武装,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专题辅导、集中轮训、中心组学习、党课学习等形式,将集中领学、专题促学、个人自学有机结合,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凝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 在不同历史时期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有效解决党内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增强使命意识,积极破解企业改革发展难题。坚持典型引路,运用榜样力量引领思想和行动,成功选树了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大观、罗阳为代表的航空工业各个时期的先进典型,形成了独具航空特色的“星文化”,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弘扬了“航空报国”精神,有力推动了企业各个时期改革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领导体制探索,健全了党建工作机制。航空工业坚决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重大政治原则,以实现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相统一为目标,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 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再到“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全面推行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法人代表由一人担任,总经理分设”,党的领导体制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完善,从组织架构上将管党治党、经营决策、法定职责有机统一,有利于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按照中央要求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把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实践。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为目标,不断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决策、激励、约束、督查、评价等工作机制,逐步使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从“小党建”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大党建”格局,确保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了管党治党基础。航空工业遵照党中央及上级精神,顺应国有企业时代发展要求,牢固树立狠抓基层基础的鲜明导向,在做实基层、打牢基础上下功夫,持之以恒抓好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及时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动态调整党组织设置,重点关注新组建单位、兼并重组企业、改革改制调整单位以及境外分支机构、外场试验团队、重点型号任务攻坚团队等的党组织设置,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基层组织网络。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结合各个时期实际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把“入口关”和“审查关”,重点发展生产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工人入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在实践中锤炼了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坚持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优化设置各级党务工作机构,按照在岗职工总数的1%选优配强党务干部,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开展集中教育培训,通过党务系统内岗位轮换、党务与业务双向互派等方式,积极拓展党务工作者的成长通道,培养造就了一批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深化纪律作风建设,营造了崇廉拒腐氛围。航空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机关有关工作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两个责任”为抓手,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构建了主体清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责任体系。通过依纪依规查办案件、开展巡视巡察和监督检查、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强化“三重一大”决策监督管理、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深化专项监察工作、加强经常性纪律教育等,构筑了以“不敢腐”为目标的惩治腐败工作机制、以“不能腐”为目标的制度反腐工作机制、以“不想腐”为目标的意识反腐工作机制,“三个机制”一体协同、一体推进,深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确保了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有效遏制和预防了腐败现象发生。持续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坚守职责定位,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履职到位、作风优良、自身干净的纪律铁军。

(五)狠抓宣传文化建设,巩固了意识形态阵地。长期以来,航空工业高度重视党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推进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结合各个时期的宣传工作特点和重点,办好用好企业内部各类展板、报刊、电视(台)、网站、移动终端等阵地, 逐步建立了工作统一指挥、资源统一调度、任务统一管理、成效统一考核的宣传工作机制, 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主流思想舆论始终占领着意识形态主阵地。积极应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有效拓展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和空间。大力推动实施文化兴企战略,加强文化建设顶层谋划和布局,开展文化要素“六统一”、“敬业”主题教育、上好一堂文化课等文化建设活动,持续推出《龙腾东方》《鹰隼大队》《大国鲲鹏》等具有航空特色的各类文化产品,推动了航空文化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极大提升了航空工业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指导各级党组织培育和打造具有航空特色的党建活动品牌,通过设立党建学习园地、先锋长廊、党员活动室等,创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党员活动空间,全力打造航空企业“党员之家”,营造了教育党员、关心党员、服务党员、凝聚党员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党建带统战群团,凝聚了干事创业合力。航空工业切实把统战群团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统战群团工作的有关精神,把统战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定期研究部署统战群团工作,有效发挥了统战对象作用和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宣传党的统战工作政策, 及时了解掌握统战对象情况,紧紧围绕科研生产经营、创新转型发展中心任务,引领统战对象把个人理想与成长进步融入到企业发展大局中去,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统战工作真正成为了凝心、汇智、聚力的“法宝”。坚持党建带工建,实施建功立业、职工素质、维权服务、职工建家“四项工程”,打造劳动竞赛、民主管理、六型班组、人文航空、航空风采“五大品牌”,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班组建设、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培养选树劳动模范,建立完善职工帮扶救助体系,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在党联系职工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引导团组织高举团旗跟党走,注重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搭建青年创新创优创效平台,激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打造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罗阳青年突击队”和“吴大观志愿服务队”青年工作品牌。针对社会环境、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和职工队伍结构的新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定期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关注职工情绪和思想变化,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为航空事业拼搏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促进党建融入中心,推动了持续健康发展。航空工业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从政治、管理、经营三个维度将党建工作紧密融入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全过程,不断开拓核心价值创造能力,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一个重要环节。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要求,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策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检查,积极探索企业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借鉴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实践成果,以及综合平衡计分卡、精益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工具,全面梳理和优化党建工作计划部署、推进落实、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的各个关键环节,覆盖面延伸到党建工作各项业务,使党建工作任务流程更加明晰、更具可操作性。航空工业各级党组织聚焦中心任务发挥作用,结合重点型号的研制,将党建工作精准融入到型号、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内攻坚竞赛、党组织及党员承诺践诺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建工作开展在一线、党员作用发挥在前沿,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优势,促进了航空工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绩。特别是一系列重大装备项目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跨代发展,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

航空工业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航空工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奋进了40年,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同步走向成熟。实践在发展,经验在积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 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持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面对不同时期的严峻复杂形势,国有企业只有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彰显党的政治特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完成党的政治任务,才能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表明,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指导企业实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也是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正是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够成功应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不断开辟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历史经验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国有企业都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保证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特殊、没有例外,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四化”问题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实践课题。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有今天的成绩,“要治厂、先治党”是一条重要经验。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 坚持“业务”和“党建”两手抓,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深化标本兼治、注重统筹推进,敢于直面问题、坚决正风肃纪, 用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党的建设质量。

(四)必须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关注党建工作成效。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有企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是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衡量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效果,关键要看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是否提高、改革发展推进是否有力、干部职工斗志是否高昂、环境氛围是否和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自拉自唱、自我循环、自我欣赏,势必会造成“两张皮”问题,党建工作也就失去了自身价值、难以为续。党的十九大已经吹响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号角,国有企业务必要坚定“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紧扣企业战略目标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任务, 做到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思路同心、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工作同力,全力以赴让党建工作发挥更强效力、创造更大价值。

(五)必须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建工作活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迅速打开局面、赢得工作主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党97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建设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始终与时代发展水乳交融、相伴相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果仍然保持习惯性思维、采取传统工作模式,甚至盲目自信地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 就会不断地与时代发展拉大距离,并最终被大发展的时代所抛弃。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国有企业必须深入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时代的要求审视党建工作,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党建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建工作,实现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始终保持党建工作的不竭动力、无限活力和强大创造力。

(六)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全方位扎牢制度的笼子。制度带有全局性和稳定性,事关根本,关乎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法依规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先后组织制定修改90多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螺栓”越拧越紧,保证了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抓制度贯彻执行,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各项党内法规制度,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抓制度制定完善,以中央党内法规制度为依据,结合管党治党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党内生活等各项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形成一套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实践与积淀既照亮了过去,更启迪着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航空工业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铭记报国初心,履行强军首责,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新境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航空工业党建文宣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