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云际会 20载风雨兼程 ——“新舟”系列飞机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8-07-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行业,中国航空工业在40年间取得的斐然成就,一改中国航空积弱的历史, 拉开了与世界航空强国同台竞技的序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为了实现中国航空制造能力的双翼齐飞,航空工业始终将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机产业作为历史使命,矢志不移,实现了国产民机全球化规模运营。

20年,“新舟”飞机书写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改写了中国民机的历史。

在目前世界航空领域中,“新舟”不够大,也不算最优,但“新舟”所承载的是一个中国民机放飞蓝天的梦想。10年间,无数将目光聚焦“新舟”、梦想以“新舟”为燎原之火让中国制造跻身世界航空领域的人们,满含艰难却无比坚定地擎起国家意志、航空强国复兴的旗帜,让“新舟”承载着沉甸甸的梦想不断前行。

未来的10年、20年,或许“新舟”60已经成为一个记忆。因为届时,“新舟”700、甚至更新一代的“新舟”飞机将意气风发地驰骋云端。

站在改革开放40年回望,历史与现在都以自信而清晰的面容照亮未来。近20年时间,从“新舟”60走向“新舟”700,量与质都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中国民机之翼更加丰满有力。

起飞2000——

追溯中国民机发展史,每一页都是从探索开始。有阶段的成就、也有踌躇的停滞,但却从不言放弃。即便错失了参与全球民航业发展的良机,但从未失去追赶的决心与信心。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得难以估算的民航运输业市场。对于航空制造企业和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的航空人来说,中国民用航空制造的空白,是难以承受之痛。

民机制造是对一个国家研发、制造等综合能力的严格考量。在国家部委等上级单位的关心、扶持下,1988年,航空工业在对支线航空市场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后,启动了“新舟”60飞机的研制工作。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能够有资格运营的飞机型号无不经过严格的适航标准检测才能结缘蓝天。在取得型号合格证和通过适航审定的道路上,“新舟”60没有捷径。

为了满足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36部和客户要求,“新舟”60研制过程中,完成了海量的图纸、技术文件和计算报告等技术资料编制,先后进行了大型专项试验89项、试飞科目156项,其中雷达罩雷击试验、风挡玻璃鸟撞试验、内装饰材料阻燃及发烟特性试验、防火涂料防火试验和颤振试飞、冰型试飞、自然结冰试飞、螺旋桨振动应力空中测量、灭火剂浓度空中测量、地面和空中最小操纵速度试飞、ETOPS功能试验等均属国内首次。

2000年2月25日,“新舟”60飞机首飞成功,同年6月份取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2月取得生产许可证。一年内,“新舟”60飞机一鼓作气,完成首飞、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几个关键动作。至此,“新舟”60飞机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因为广泛吸收和采用了当代世界先进的航空技术,又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和性能完善,“新舟”60飞机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适应性、维修性均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先进客机水平。

破冰2004——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曲折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在中国民机制造停滞不前的几十年里,全球早已完成了市场分配,形成几家的独大局面。“新舟”作为后来者要在市场中跻身必然不易。“新舟”急需打开一个缺口……

2000年之后的3年时间里,取得适航证的“新舟”60飞机仍然静静地停留在航空工业西飞的停机坪上。看着曾经鲜艳的色彩慢慢地暗淡,所有关注“新舟”的人不禁心急如焚。

不固守传统销售方式,不照搬空客、波音营销模式,要走出一条适合“新舟”的、符合国情的营销道路。失败、磨难、彷徨……每一位“新舟”的销售人员无不在这个风险巨大却又让他们无限向往的市场中摔倒而又再次站起。2004年,商务部将“新舟”60飞机确定为重点高科技机电类外贸产品,为“新舟”60的销售打开了新通道。

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市场与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上,航空工业首先将目光投向非洲市场。这一正确抉择,终于在2004年实现销售“破冰”——与非洲国家津巴布韦签署两架“新舟”60购机合同。

2005年5月4日,“新舟”60成功转场,飞抵哈拉雷机场受到津巴布韦政府最高规格的欢迎,这两架分别被总统亲自命名为“向前”和“非洲精神之父”。

对产品的第一个客户,航空工业呵护有加。不但派出最强服务阵容保障飞机运营,而且在服务期间,不断帮助客户提升运营与维修保障能力。虽然,当时刚刚步入市场的中国航空工业尚未形成如今这样清晰的市场观与客户观,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早已将市场和客户决定存亡的认知贯穿于其中。

好风凭借力。“新舟”60飞机在津巴布韦良好的运营情况在非洲局部市场逐渐声名鹊起,国外市场逐步扩展到亚洲、南美、大洋洲、独联体等。在随后的几年间,赞比亚、刚果(布)、厄立特里亚、老挝、印尼、菲律宾、尼泊尔、玻利维亚、汤加等10多个国家也相继成为“新舟”60海外客户。一时之间,“新舟”60飞机的销售捷报犹如春风蓓蕾,次第传开。

发展2010——

为实现航空工业跻身世界一流涡桨支线客机制造商的发展目标,航空工业从本世纪初就制定了“新舟”60、“新舟”600与“新舟”700“三步走”的基本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制订,是基于对未来世界范围涡桨支线飞机的市场需求预测以及同主要竞争对手优劣势的对比分析,即在“新舟”60客机成功研制并投入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性能推出“新舟”600,进而瞄准未来市场研发“新舟”700。这一基本战略在10多年间得到稳步推进。

2008年10月9日,“新舟”600飞机首飞成功;2009年9月开始进行型号合格审定试飞、适航验证及改进试飞。在科研试飞的100多个日子里,“新舟”600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试飞成绩,写下了中国民机科研试飞的辉煌篇章。2010年5月,“新舟”600取得型号合格证,成为“新舟”家族的新生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新舟”飞机优势特点、挖掘平台潜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应用领域、践行军民融合战略,航空工业在“三步走”战略之外,还确立了“新舟”飞机系列化发展战略,形成包括支线客机、民用货机、多用途飞机和公务机的系列化发展格局。

多用途飞机很快成为“新舟”家族的亮点。人工增雨机、遥感机、海上救援机、医疗救护机及巡逻机等近10个品类,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与解决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以“新舟”60为平台的多用途飞机改写了国内此类飞机全部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在一个个重要领域实现着国产化,逐步改变了这些领域常年受制于人的状态。

通过系列化发展,更大程度扩展“新舟”系列飞机的使用范围,增加机队规模,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特种用途飞机提供平台支撑,通过多领域的应用检验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和可使用性,促进航空工业民机发展能力的提升。

足迹2014——

百架交付实现了“新舟”飞机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随着第一个“100”一起而来的,是中国民机产业化的不断建立与完善。“新舟”飞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辱使命。

2014年11月,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举行了“新舟”飞机第100架交付仪式。简单但不失热烈的仪式在总结前10年的同时,开启了“新舟”飞机发展的新篇章。

10年的前行,伴随着“新舟”的飞翔,航空工业对中国支线航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从产业发展到运营模式、从产品改进到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支线航空逐步清晰;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空中通道到推动国内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新舟”飞机从输出“中国产品”走向输出“中国标准”,从实现“交通连通”到实现“人心连通”。

为了促进国产支线民机发展,2008年幸福航空成立,成为“新舟”飞机最大的运营平台。“新舟”飞机依托幸福航空运营平台探索形成了符合我国支线航空特点的运营模式,并建立起满足民航运输市场需求的运营支持平台,来自幸福航空的深度改进建议大大促进了飞机产品质量的提升。

为了促进“新舟”飞机市场销售,2007年,航空工业成立了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探索国产飞机融资租赁模式,在后续的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培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舟”飞机的运营,探索了国内民机产品提升的新路。为有效提升“新舟”飞机产品品质,航空工业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牵引,搜集、分析和评估国内外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意见建议,从设计、制造及维修环节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充分挖掘“新舟”飞机平台潜力。

10年探索,“新舟”解答了一个航空人长期以来探寻的理念——民机理念。

10年“新舟”飞机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对市场的特殊理解,对客户的特别关注”为核心的民机发展理念,构建了一支对市场和客户充分理解的专业化队伍,成为民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机理念的形成,将加快“新舟”飞机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引领国产民机产业的成熟。

成就2017——

2017年是“新舟”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年,诸多事件都会成为“新舟”发展史上的重要记忆;2017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第一个“千万”人次运输完成,开启的是更长更远的航程。

2016年12月,航空工业为了加快民机发展、落实民机发展战略,以“新舟”飞机业务板块为主体,成立了专注于民机产业发展的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西飞民机”)。进一步确立了“对市场的特殊理解,对客户的特别关注”的民机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持证人责任明晰的经营责任主体,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协作精神、担当意识”的专业化民机队伍。

2017年9月26日,在北京举办了2017支线航空与国产支线飞机发展论坛暨“千万有你 畅享‘新舟’”颁奖典礼。盛大的活动再次让“新舟”这一国产品牌民机被大众关注。庆典上,各方对“新舟”飞机都给予了高度赞誉:这,是中国制造翩跹于世界舞台的一小步,这,是国产民机追逐梦想、飞向未来的一大步。这一步,是“新舟”飞机开疆拓土的里程碑,这一步,更是激励航空工业创新超越的新起点。向18个国家、32家客户交付了100余架飞机,在国内外近300条航线安全运营,累计飞行超过42万小时、39万起落,安全运送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这组或许在世界民航业中微不足道的数据,对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民机却无比珍贵。

依托“新舟”飞机的成长,客户服务由技术保障提升到体系保障,并完成了以产品为中心的被动式服务到以客户运行为核心的主动式服务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满足局方要求、适应客户需求的运营支持体系。在业务领域方面,以培训、备件支持、技术支援、技术出版物支持等基本服务为基础,新增了飞行运营支援、维修工程、数据服务等新业务,扩充了专业门类,实现了7×24快速响应,更加有效地支撑了各类客户的运营。在服务产品方面,针对市场和客户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如飞机维修打包服务、航线带飞打包服务等。运营支持体系在近两年民航局组织的认证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依托“新舟”飞机运营,在国内外探索了多种新模式。“新舟”飞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开拓国内外支线航空市场,探索适合国产支线飞机发展的运营模式。在国内,致力于推动我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的实施,形成了烟大快线、黑龙江区域支线、阿拉善通勤等多种支线运营模式;在国外,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了多种国产民机海外市场销售模式。在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输出产品的同时,积极探索输出服务和中国标准。

依托“新舟”的运营,在中国民航局的支持下,为客户提供多种专业技术培训业务。目前,已为国内外客户培养专业人才3000余名,其中飞行人员800余名、维修人员1400余名、乘务人员近200人、签派人员100余名以及其他各类人员300多名。结合近300条航线的实际运营,这些专业人才队伍逐步成熟壮大,不仅支撑了目前全球“新舟”机队的运行,还将满足“新舟”客户持续增长的人才培养需求。

依托“新舟”飞机,向世界推介了中国适航标准。在中国民航局的大力协助下,目前已陆续获得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汤加、尼泊尔、厄立特里亚、喀麦隆、玻利维亚、柬埔寨、加纳、刚果(布)、南非等共计14个国家的适航认证。与此同时,以“新舟”飞机运营为平台,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适航体系、完善了适航监管能力,实现了中国标准的对外输出,提升了中国标准的影响力。

“新舟”700——为未来飞行

12年的飞翔、1100万人次的运送,“新舟”飞机站在了继往开来的新起点。矢志不渝发展国产民用飞机、做强国家支线航空事业,秉承这一宗旨,航空工业正在稳步推进全新机型“新舟”700的研发。

作为国家民用飞机“两干两支”发展战略组成部分,“新舟”700飞机将秉承“创民族品牌、争世界一流”的宗旨,积极参与国际涡桨支线市场竞争,目前已经收获订单185架。

全新研制的“新舟”700飞机肩负责任、取势未来。

航空工业在对未来支线航空市场做了大量的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启动了新型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的研制工作,于2013年12月获得国家立项。

作为新一代70座级高速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飞机成为国家民用飞机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两干两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从顶层设计阶段就紧扣客户与市场的需求,着眼未来支线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具有突出前瞻性,是一款契合800千米以内中等运量航空运输市场的支线飞机,在先进性、快捷性、经济性、适应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新舟”700采用高效的气动设计,配备涡桨飞机中最先进的PW150C发动机以及先进的Proline Fusion综合航电系统,并首次在涡桨支线飞机上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其最大速度将达到637千米/时,这让它在中短航程运营时,进离场速度和航段飞行时间与涡扇支线飞机几乎没有区别;高效的气动设计和最新的动力系统,使它实现了速度和经济性的完美平衡,拥有着同类支线飞机无法比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优势;“新舟”700飞机单发升限可达5400米,起飞场长1400米,非常适合高温、高原、短跑道机场和翻山越岭复杂航线等运营环境;“新舟”700飞机按照最新的CCAR25标准设计,同时满足FAA和EASA的相关标准,特别配备的风切变雷达、平视显示仪以及电传操纵系统也将显著提升其安全性。2016年12月,“新舟”700驾驶舱设计荣获了“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

未来,“新舟”700飞机还将推出缩短型和加长型两个版本,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更好更全面地服务我国基础航空的发展,更为丝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互联互通、共享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实践没有终点,改革未有穷期。乘着改革东风,“新舟”飞机20年来风帆正扬。当未来站在改革开放5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再度回首,“新舟”一定飞在了更高的云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