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强国战略 航空工业助推“天舟”飞天 2017-04-25 

  

本报讯 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此前在4月20日晚,“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对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也为我国后续太空空间站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长征”系列火箭到“神舟”系列飞船、从“天宫”空间站到“天舟”货运飞船,从“神五”杨利伟的一飞冲天到“神十一”创造30天最长载人飞行,从“天舟一号”“货运小哥”成功发射到与“天宫二号”太空“浪漫之吻”,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一个个令国人倍感自豪的成绩。在其辉煌成就背后,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和无私支持。而同为军工企业,航空工业与航天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兄弟关系,双方合作历史久远。航空工业一直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默默助推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共同托举强国战略。

据悉,航空工业制造院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的配套产品是容积为30升的复合材料气瓶,由内层无缝内胆和外层为复合层组成,主要安装于货运飞船货物舱内,用于贮存氧气、氮气或氧氮混合气,为环控分系统提供气源。此次为“天舟一号”飞船研制配套的气瓶产品两端尺寸差异较大,一端瓶口直径35毫米,另一端瓶口直径56毫米,且内胆的壁厚不到2.5毫米。研制过程项目组成员克服了巨大困难,仅在两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初样产品到正样产品的研制,一次性交付通过率100%。此外,内胆内表面氧化膜控制技术、铝胆封头内表面微裂纹控制技术、微泄漏控制技术、铜垫片退火硬度控制技术、气瓶爆破压力控制技术等,都为产品质量、性能满足验收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制造院已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数十载,技术日渐成熟,取得了一系列影响产品关键性能技术的重大突破。

航空工业航宇近日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授予“突出贡献奖”,表彰其产品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的优良表现,同时与航宇签署了《座椅束缚装置投产任务书》。宇航员束缚装置可将宇航员以正确的姿态良好地约束在座椅上,保证宇航员在承受高达20g的强大过载、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不受损伤,保障宇航员在飞船起飞和返回时的安全。该装置与“神舟”飞船同步研制,先后11次遨游太空,接受严苛的环境考验,其卓越的性能广受宇航员们的好评。

除此之外,航空工业为航天员研制的企鹅服、套带能够有效防止航天员因太空失重环境造成生理和心理不良反应,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航天员舱内压力服胸前压力调节器,能够自动建立并维持适合航天员生存的氧气压力环境,对于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工业还为航天员提供舱内航天服手表及工作手表,研制生产航天员座椅和供航天员训练使用的离心机,同时还参与了航天员水下训练服装、空间站舱外服系统及环控生保系统等配套。

航空工业为“神舟”和“天宫”飞船提供了飞船轨道舱、返回舱和试验舱内的检漏系统,还为载人飞船系统研制了复合材料气瓶;研制的高度信号盒是飞船回收舱返回地面时打开降落伞系统的关键控制单元,已被公认为飞船回收的“护驾”;采用国内独有气压无缝焊技术参与火箭运送轨道焊接工程;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动力系统提供的核心锻件,以其高技术含量和可靠的产品质量,确保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顺利升空。

航空工业为每次航天发射返回任务提供专项直升机改装服务。在“神十一”任务中负责22架直升机的改装保障任务。22架直升机分别担负搜救指挥、搜救通信、指挥通信、医监医保机、医疗救护和搜索救援功能,分别承担主着陆场、副着陆场、上升段陆上应急着陆区、第二圈应急着陆区等的返回舱搜索、组织指挥、通信、航天员医监医保及医疗救护等任务。航空工业研制的便携式水击脉冲压力校准装置填补了长期以来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脉冲压力无法现场校准的空白,并成功应用于“长征七号”等大推力火箭试车台现场校准,为“长征”系列液体火箭成功发射保驾护航。多少年来,从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到“长征七号”,一直以精确的计量校准技术助力航天,保障国防。 

(秦代丽 张兰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