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航空工业各单位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2024-03-19 

  

  本报讯 近日,全国两会结束后,航空工业各单位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聚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以有力举措和实际行动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航空工业成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航空工业2024年工作会部署安排,不断强化“创新决定30条”引领作用,加快做实做新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发挥专家作用,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持续发挥“三个第一”战略性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为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中航西飞按照航空工业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全力加速推进航空工业西北地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方位统筹政策、机制、资源、人才等保障要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体系化提升专业实验室、创新平台实体化建设,强化涡桨支线飞机子领域原创技术策源能力,推进大飞机创新原做实做强,加速形成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聚合效应,提升新域新质装备策划能力和关键技术供给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产业集团贡献力量。
  航空工业机载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首责主责主业,打造航空产业新质生产力。坚定贯彻“创新决定30条”,加强顶层创新制度建设,基本建成三级自主创新体系。总体部/创新中心统筹共性技术,构建了一体化、平台化、敏捷化发展新模式。事业部创新中心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创新,4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集团年度“十大航空科技亮点”。民机机载系统工程中心和5个分中心正式运营,形成分层分级科研组织体系,按计划完成多型民机任务。航空工业自控所设立集团首家创新孵化器,航空工业光电所与中国航空研究院成立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至今,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16家。
  航空工业通飞全体干部职工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首责主责主业,牢牢把握当前低空经济的区域化特点,以低空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市场及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航装备、飞行、机场及地面服务等产业链,加快构建航空装备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积极参与地方相关产业规划,系统谋划“通航+”发展思路,加强政企合作,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开展绿色航空技术应用,做好传统通航运营业务的创新升级,实现低空经济的科技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坚决完成好党中央和航空工业党组赋予的使命任务。
  中国航空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关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决策部署,切实与推进落实航空工业年度九大重点任务、44项工作要点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在拼搏进取中抢抓时机、担当作为,始终聚焦首责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在集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特殊站位,牵引全集团重大科技创新力量,全力推动建设体系化分布式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航空研究院做实做新做强,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贡献航空研究院力量。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科技创新顶层策划,围绕“平台、技术、机制、资源、理念”,构建关键要素齐备的试飞创新体系;持续加强以科技创新培育试飞新质生产力,把握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带来变革机遇,着力研究试飞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加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场景辨识,主动拓展先进技术能力; 
  持续加强创新机制体制优化,试行创新小组等特色化创新举措,探索打破行政束缚的新型创新模式,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展望新使命新任务,试飞中心将继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推进集团重点任务上蹄疾步稳,不断推进航空试飞事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工业规划总院通过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在年度重点工作中,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做好年度科技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深化落实“创新决定30条”,打造创新型智慧设计院。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坚,推动集团航空先进试验设施技术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扫除影响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研创新主体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切实有效的科技创新具体举措,为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规划总院的智慧和力量。
  航空工业沈飞认真贯彻落实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围绕装备建设所需、科技发展所趋,拉通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重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有效保障优势装备技术供给,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在强国强军征程上笃行不怠、行稳致远。
  航空工业洪都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和航空工业工作会部署,聚焦企业发展战略和科研生产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围绕现代航空装备体系化发展运用、智能化研制使用、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方向,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比赛以及“创新争先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评选,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平台管理机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工业沈阳所始终把科技创新视为推动研究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更要在以下三方面谋篇布局:一是做好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瞄准技术成长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继续做好厂所协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全国协同,强化供应链管理,协同成就未来;三是瞄准新时代装备建设要求,建强数字化底盘,打通智慧化关键要素,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研究所高质量跨越发展。
  航空工业成都所坚决贯彻落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任务要求,从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文化、技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装备产品、组织保障九大方面着手,通过构建多维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加深主机厂所协同、全面开展主辅单位协同研发、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领军人才建设、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等层面多措并举,全身心投入到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繁重的科技创新工作任务中,自觉担当起航空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队的角色和使命,努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航空工业哈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步伐:一是健全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谋划,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若干举措有效落实;二是从产品和技术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谋划创新举措,系统谋划产品开发和核心技术提升,制定技术能力提升短期、中长期方案,通过预研课题和创新基金等渠道,采取“揭榜挂帅”和外部引才等方式,促进设计研发核心能力持续提升;三是以工艺技术管理、核心技术迭代、型号精品塑造等为抓手,持续推进制造技术创新深入开展,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压实核心技术研究与成果应用,推进具有数智特征的生产线建设。通过系列举措,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航空工业昌飞积极响应全国两会精神号召,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工业制造能力”;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力争用2到3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新平台研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满足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推动理念创新,打造高性价比直升机产品。昌飞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和风雨无阻的闯劲干劲,勇攀科技高峰,在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坚决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近来,直升机所以电驱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为实践路径,不断加快绿色科技技术和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入局新能源飞行器赛道,同步探索创新人才选拔选用、行业资源整合等创新举措。如通过“揭榜挂帅”更具活力的选贤任能机制,以技术专家负责制的项目管理模式等,组建敏捷高效协同研发团队,积极推动新能源飞行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积极打造直升机科技发展的“质高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新赛道。直升机所自主研发的400公斤级模块化电驱动多旋翼飞行器样机已实现了首飞,目前正在开展试验试飞和系列化发展。
  航空工业导弹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纵向牵引、横向协同、体系关键、专业技术和瓶颈突破的“五层次创新体系”,形成“国家+集团+院级”三级创新平台体系,扎实打造领先创新力。聚焦关键技术,推进靶向创新,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夯实关键技术创新专项,厚植原创性技术储备。加强体系协同,深化联合创新,推进与优势单位协同设计,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实现体系创新。发挥链长作用,协同配套单位,以配套技术创新,推动全域创新,为推进空空导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引擎。(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