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水有“速度”更有“温度” 2024-03-01 

  

  王平
  初春,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顶着刺骨的寒风,航空工业宏远动力运行中心供水管线巡视员发现82#井泵房抽水异常。凭着多年的经验,判定为潜水泵故障,随即向车间工长及值班领导汇报。
  82#井是宏远生产及生活重要的供水源之一。“当前,正值公司夺取一项任务的关键阶段,用最短时间恢复正常供水是当务之急。”时针指向2时20分,抵达现场的动力运行中心领导、车间工长,现场召开施工风险预判会,优化制定排故方案,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夜通知各小组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准备,一场寒夜多工种协同抢修保供水的集结战随即打响。
  故障就是命令。夜色昏暗,道路湿滑,各小组成员不顾凛冽的寒风,踩在两天前尚未消融的积雪上,于当日早7时全部就位到抢修现场。经短暂施工安全提醒,明确任务工作时限后,技术、维修、电工等人员相互协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战”前的准备工作。
  “要将潜水泵拆旧换新,最大难点是场地狭小,将每根长5米、重约75公斤的近50根输水管道逐一从井下240米处拔出,需采用吊车及人工交叉作业的方法,费时费力是影响抢修进度的一大障碍。”现场负责协调指挥的动力中心领导介绍。
  时针指向上午9时,室外越加阴沉的天空飘起了零星雪花,而泵房施工现场已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为最大限度缩短抢修时间,尽早尽快恢复生产及生活用水,党员、管道修理班长杨晓强,给排水技术员王晓惠,变电高级技能专家杨红军,带领各班组人员,遵照抢修预案,切断电源,找准定位,挂好缆绳,向早已伸出长臂静候的起重吊车发出指令:“起吊!”
  在众人小心合围护送下,贯通连接240余米长的首根输水管道,被缓慢地拔吊到离地1米位置。随后,各工种紧密配合,一连串熟练的搭支架、卡钳位、卸螺帽、拆电缆组合,将分解的一截截管道及整捆电缆靠人拉肩扛码放到泵房外空地处。经过往复1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最后一根搭载故障潜水泵的管道被成功分离,第一阶段任务在紧张繁忙中安全顺利完工。
  “一山放过一山拦”,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在第二天。清理故障点,进行新潜水泵安装是个细致活,也是最难把控的关键。即使各种备件齐全,装配过程中难免还会遇到各种问题,能否确保一次并网投运,是耐力与技能的综合考验。
  “两位杨师,快把棉服穿上替换着歇一会,你们已连续干了4个多小时了,小心把身体冻坏了。”动力运行中心主任汪斌关切地说道。杨晓强一边拿着扳手紧螺丝,一边指导着组员有序做好下道工序衔接;杨红军则是交替用万用表、电流钳对徒弟连接的每根缆线进行着仔细检查。时针不知不觉间划至下午6时,抢修团队在争分夺秒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期间,他们不顾寒风吹打着脸颊,忍着冻得发麻的双手,在冷热交替间付出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加速向前冲,仅用40余小时完成了过去至少4天的工作量。
  18时30分,新潜水泵连同捆绑电缆被一节节固定下沉到井下240米处位置。经过一系列全面细致的排查,现场指挥自信地发出了“送电”指令,抽水管道自下而上传出了熟悉而动听的哗哗流水声……
  这水声是速度与温度的融合,是平凡的人在平凡岗位上的热爱和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服务生产、保障民生用水贡献了“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