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观” 2024-02-02 

  

  江滨
  通常说“三观”,说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先下定义。世界观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包括哲学上如何看待世界,感知层面如何看待世界。人生观是我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方式和人生的意义两个方面。价值观是我们对于价值的看法,即我们认为什么是重要的,是有价值的,反之,什么是不重要的,是没有价值的。
  何谓正确的“三观”?简而言之,正确的世界观,与天理共存;正确的人生观,与人性相合;正确的价值观,与良知同在。
  先说世界观。大约是1916年,梁漱溟的父亲,大儒梁济先生走出家门,看见站在门外的儿子,问道:“你觉得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应该会好的。”梁济道:“那便好,那便好。”但梁济并不相信儿子的话,那一天,他离开家,沉湖,永久地逝去了。1916年的中国和世界,在梁济看来全然没有希望,这是他当时的世界观。“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纠缠了梁漱溟一生,他曾对他人说,有人会认为,世界虽然有问题,但趋势会变好。但也有人会认为,世界不会好,而且会越来越差。其实从天理出发,我们就当相信,世界会好。所谓“天理”,就是无需证明的天然道理,它是自然法则,也是道德法则,如1+1=2,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守这样的世界,建设这样的世界,它能不好吗?
  因为有人,才有“世界”,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你相信世界会好,你便乐观;你认为世界不会好,你就悲观。乐观还是悲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观。
  有人却认为人生没意义,努力也没用,终究是个死;有人认为人生有意义,可以创造美好的价值。文天祥相信人生有意义,因此要“留取丹心照汗青”。汉唐时候的中国军人是相信人生有意义的,例如唐朝郭昕率领的将士,孤军镇守安西四镇42年,直至全部战死老死饿死而无一投降,“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这首无名氏写的诗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天眼”之父南仁东也一定相信人生有意义,他说:“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要用一生擦去祖国耻辱的女科学家黄令仪也一定相信人生有意义……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人性具有超越性,即对动物本能的超越,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舍生取义,埋头苦干,勇往直前。
  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奉行的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今天,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24个字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价值共识,这种共识对国家有利,对社会有利,对每个个体都有利。价值观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评判,会决定我们的选择。是选择对社会有用,对集体有用,对自己也有用,还是选择只对自己有用?价值观关乎“良知”,所谓良知就是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本能。当大地震造成灾难,不能因为人种、民族、国别、地域而态度迥异,这是人之为人起码的人道主义良知。当他人需要帮助时却冷漠相对,显然与良知相悖,违背了“友善”价值观。为贪欲就权钱交易,为赢利就坑蒙拐骗,为名位就学术造假,凡此种种,都越过了人类良知的底线。
  文化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三观”集中表现为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具有历史性,“仁义礼智信”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文化的变迁,其变迁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同时,文化对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反作用力,构成一种软实力,因此,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人与人的最大距离是“三观”的南辕北辙。近期上演的电视剧《问苍茫》里,青年毛泽东向农民解释何谓“同志”,就是与你一条心的人。换言之就是“三观”相同相似相近的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同才能够相与甘苦。先进文化力建设,本质上就是扩大航空人价值观的同心圆,团结同道,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