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光电突触或将用于仿生眼及自动驾驶视觉系统 2024-01-16 

  

受生物技术启发的视觉系统。模拟视网膜细胞感知光线的计算机视觉设备。

  波音787的舷窗没有遮光板,但却可通过“变色”的方式将光线调整至完全变暗。这背后的“奥秘”离不开电致变色器件技术的发展。
  电致变色器件是美国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柯的研究方向之一。几年前,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致变色器件在有光和没有光的条件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没有光情况下能够持久地保持颜色,而一旦有光便很快褪色。
  她马上联想到,这与人眼视网膜的物理现象类似,即眼睛在看到光后产生电信号,电信号转为离子信号,然后再进行三种物理现象的互相转换。
  受人眼视网膜工作原理启发,近期,她所在的普渡大学团队利用光子调制电化学掺杂,研发了一种新型有机光电突触。这种有机光电突触集成了光感知、光电信号转换处理、现场存储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并且,该设备能够对不同的光信号进行识别,模拟人类大脑的学习过程。通过利用视觉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记忆的综合功能,单层突触阵列作为人工视网膜,在不使用复杂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情况下进行面部识别。
  它使一个高密度的多能级电导调制和模拟离子通量驱动的突触,在固有的生命系统活动。以突触装置作为图像识别的组成部分,模拟和演示了人工视网膜。
  近日,相关论文以《基于光子调制电化学掺杂的有机光电突触》(Organic optoelectronic s y n a p s e b a s e d o n p h o t o n - m o d u l a t e d electrochemical doping)为 题 发 表 在Nature Photonics。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柯为论文第一作者,梅建国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人眼可识别分辨率在15微米左右。在这种新设备中,
在10cm2芯片上集成1.8万个化学晶体管,分辨率为几百微米。据介绍,该设备可将分辨率降低至10微米左右。
  数码相机与人眼本质的区别在于,照片是一帧一帧拍出来的信息,无法识别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而人眼可选择想要看到的信息,对于不想看到的信息会自动过滤。
  梅建国表示:“人类的眼睛不是一个纯粹的电器件,而是光电离子器件。当光照后产生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不是瞬间消失的。因此,我们联想到用电化学晶体管将设备进行连接。”
  从工作原理来看,光刺激操纵离子插入到光活性层的大部分,从而以一种控制的方式,对器件进行线性逐步电导调制。
  该设备通过将由供体-受体-异质结界面组成的光活性层,纳入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通道中。该器件在低工作电压(小于1V)下显示出显著的光电流,使高密度非挥发性电导状态能够用于神经形态计算。
  此外,人类通过学习、遗忘和再学习三个过程获得新知识。通常,再学习过程比第一次学习需要的时间更短。研究人员在新设备中也验证了类似的行为。经过第一次学习(200次激励脉冲)和遗忘后,仅用52次脉冲,电流就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该技术目前属于
  早期阶段,如果向工业应用发展还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该研究为模拟人类视觉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大规模可编程电路的神经形态硬件的应用,例如自动化和自动驾驶纯视觉系统。
  “这对极大简化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计算机视觉系统相比,不仅能够提供更简单的计算和更高的精度,并且会极大地降低能耗。”梅建国说,“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真正地制备出仿生人造眼睛。”
  人眼只能看见可见光,而作为机器没有这种限制。因此,下一步该团队计划在实现人类视觉功能的前提下,能够让机器看到更长不同的波。此外,他们还打算开发设备的光线自动适应功能。(麻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