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 2023-12-01 

  

  张竞凯
  近年来,影视界在对宋代相关题材的挖掘和再创造方面可以说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从《知否知否》中的显贵黎庶、《清平乐》的内廷外朝,到《梦华录》中的茶肆瓦舍,通过较为严谨的还原、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演员对角色的认真演绎,宋代的都邑风貌、市民生活、文人唱和以及官场百态都在荧屏中得到充分的呈现。正如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在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教昌盛等方面的成就不仅被学术界所公认,更凭借影视小说和支配了几代中学生相当语文学习时间的“背诵默写天团”,为大众津津乐道。
  然而令许多历史爱好者特别是宋粉们“意难平”的是,在诸多方面辉煌璀璨的有宋一代,不仅没能在开国时期做到如“汉、唐厎定之鸿烈”,更是在享国三百余年中,不断被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压制,甚至两次亡于北来的滚滚铁蹄。尤其是北宋覆灭时的“靖康之耻”,较之于西晋的“永嘉之乱”,屈辱尤甚。史学界对此惨剧的内因解读,往往在“重文轻武”方面进行阐述,但相关成果较为学术化,深入浅出的科普著作较少,而西北大学宋史学者陈峰的《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正是其中值得推荐的一部。
  作者对北宋文武政策演变进行观察的视角并没有采用社会经济政治全景式鸟瞰,而主要通过相关集团实力变化、制度更迭、外界冲击、君臣关系、文武互动以及社会反响等维度进行讨论,其本质类似于从“关系史”的角度研讨“制度史”,从而解释“崇文抑武”的动因、发展和影响。主要述及的历史脉络涵盖唐末五代武人影响的膨胀、宋太祖对自身上位所可能造成的“师法”效应的顾虑、太宗得位不正和经略幽燕失败后的改弦更张、“澶渊之盟”后真宗的止戈偃武……作者并没有过多从价值观上对崇文抑武进行批判,而是通过对上述历史脉络的剖析,揭示“崇抑”政策的缘起和演进,并在肯定该政策的稳定作用的基础上,强调了其对整个社会“尚武刚健”“知兵善战”等积极因素的消解。尤其在讲述仁宗朝的名将狄青和王德用的沉浮历程时,本书不仅引用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修或专业史著,更采用了相当数量的宋人笔记或回忆录,因此使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对优秀武人的抑制不仅是某些文官及其所属集团的刻意作为,而更类似于一种已经形成默契的北宋官场“集体无意识”,后者的危害比前者更为严重。
  其实,对“武”的价值肯定和崇尚历来都不缺乏理论和文化基础。书中并没有因为“崇抑”政策的畸形后果就忽视了文官中精英分子的进取顿挫:得益于文教昌盛和政治氛围的松弛,早在宋初,就有远见卓识的文官(如王禹偁)提出对本朝“崇抑”政策的反思、批判和改进方案;中期宰执们的优秀代表(如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试图通过个人培养、制度改革提拔优秀武人,并委以重任,故而取得在西北方向守土拓边的成绩;然而,文官对武将在指挥上越俎代庖所导致的惨败(永乐城之役)使得这些战绩减色不少;好不容易后期通过“绍圣绍述”重启并深化了制度改革,对西夏的战略也不断落实、见效,奈何朝廷却陷入了文臣党争和君主摆烂的泥潭,而一股几乎能够荡涤一切的洪荒之力已经在白山黑水悄然崛起……
  作为航空高科技院所的普通一员,本书的助益也许不仅在于发思古之幽情,可能更在于明兴替之镜鉴,不仅在于对宋文化的批判,更在于通过了解“崇抑”的危害性,注重对“武”的价值的认可和实践:体现在如何更为认真地倾听关注用户对于装备发展的切实需求;如何更为急迫地汲取和业务相关的各类知识,培养战略洞见,从而服务于装备研制;甚至是如何通过严格的时间和流程管理精进业务,提升质量。这也许是此书对我们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