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力更生”愿景在国防领域相关政策解读 2023-11-21 

  

  印度《国防采办规程2020》封面。封面上出现了许多在印度制造的陆海空主战装备。印度国防部也在对该规程不断进行完善修订。表1 经修订的采购类别和本土化内容(Indigenous Content,IC)。表2  《国防采办规程2020》中新国防补偿政策概述。表3 目前印度国防领域国外直接投资政策汇总。表4 2014~15财年至2022-23财年印度国防开支。

  顾鹏程
  印度对国防装备本土化和自力更生的追求是实现国防部门战略独立的核心。并首先在2014年由印度总理莫迪推出了“在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与强调结果性的“Made in China”被称为“中国制造”相比,我们将此翻译为“在印度制造”)愿景,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国防制造,同时高度重视国防技术的研发。随后于2020年在“在印度制造”愿景基础上又推出“印度自力更生”(Atmanirbhar Bharat)愿景,以进一步促进印度本土包括国防装备在内的能力和经济发展。多年来印度政府和印度国防部推出了一系列强化“在印度制造”和“印度自力更生”愿景的政策,以鼓励国内制造、促进出口和提高研发投资,以期实现国防领域装备本土化。
  相关政策解读
  1、制定《国防采办规程》,优先国内采购
  为规范和制定国防部门的明确采购框架,印度政府2002年颁布了《国防采购规程》(DPP),用于组织和安排武装部队的军事装备采购。此后围绕采购范围、流程简化与安全性进行了多次迭代。2016年对《国防采购规程》进行了修订,将重点放在印度本土开发和制造武器系统上,并颁布《国防采购规程2016》(DPP-2016)。2020年制定了《国防采办规程2020》(DAP2020),通过制定支持国内制造和生产的条款,促进印度本土制造和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旨在实现印度在国防部门的“自力更生”。例如对本土企业的激励、对国外国防产品进口的抵消要求和发布“积极本土化清单”(PIL)。与此同时,《国防采办规程2020》还将重点放在了简化采购和授权流程、缩短计划表上,以加速采购业务实施进展。《国防采办规程2020》适用于印度国防部和军种总部(SHQ)的所有资本采购(工作和土地除外)项目。
  《国防采办规程2020》为印度国防工业的采购策略带来了转变,从以抵消为中心转变为以本土化内容为中心,并有意提高各国防产品本土率要求,是朝着推动“在印度制造”愿景迈进的一步,也是对“全球制造业中心”政策目标的认可。尤其是“购买(全球购买—印度制造)”类别的推出,表明在全球各公司承诺在印度实现增值的前提下,印度政府愿意向全球公司提供订单。
  2、调整国防抵消政策,发展国内国防工业和本土建设能力
  2005年根据维贾伊·凯尔卡(Vijay Kelkar)的建议,印度推出了国防补偿贸易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利用支付给国外的资本采购支出发展印度国防工业和本土建设能力。即补偿是外国供应商/印度供应商(在有限的情况下)出口特定产品/服务或投资于当地工业/制造业或研发的义务。2006~2009年期间,印度“制造”和“购买&制造”采购类别中强制规定了补偿义务。2011~2012年期间,通过增加国内安全和民用航空相关产品,扩大了符合补偿条件的产品清单,随后引入了补偿银行条款和补偿系数。截至2019年3月,印度国防部已签署52份、累计价值117.9亿美元的补偿合同。
  《国防采办规程2020》中对国防补偿做了如下修改:
  ——缩减采购补偿范围。《国防采办规程2020》取消了包括政府间协议在内的单一供应商合同补偿条款,使得补偿适用范围大幅缩小,仅限于“购买(全球)”采购类别。预计该类别的能通过印度国防部必要性认可(AoN)的项目成本在20亿卢比(约合2.72亿美元)或以上范围。
  ——取消补偿银行业务。根据《国防采购规程2016》,供应商可以通过在印度开展符合补偿条件的活动为未来计划争取信贷补偿。《国防采办规程2020》已废除银行补偿信贷概念。
  ——缩减符合补偿资格产品范围。《国防采办规程2020》在抵消补偿清单中删除了民用航空、国土安全和服务产品类别,仅列出了部分国防产品。
  由于政府间协议合同占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总体采购的很大一部分,鉴于当前的政策框架,未来印度类别的招标将会着重看重本土化内容要求,而非补偿要求。因此,后续本土化内容要求是否能够取代政府间协议合同中的补偿规定值得关注。
  3、放宽工业许可政策,鼓励国外供应链向印度转移
  鉴于国防部门的敏感性和战略重要性,该领域的制造活动受到印度政府1951年《工业(发展和监管)法》、1959年《武器法》、2016年《武器规则》等工业许可(IL)制度的监管。
  2019年初印度政府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DPIIT)发布了修订后的需要工业许可的国防产品清单,大幅缩减了需要工业许可的国防产品清单。修订后的清单分为以下两个类别: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除口径12.7毫米及以上的小武器之外的武器弹药及有关的国防装备。且工业和国内贸易促
  进部是清单项目的单一许可机构。
  为大力推动“在印度制造”,印度政府还将工业许可的初始有效期延长了三年,达到十五年。此外,印度政府还在一直不断简化工业许可制度,多次修订清单,不断缩减需要工业许可的项目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许可政策仅在需要工业许可时才适用,生产非工业许可产品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自动途径在印度本土设立100%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工业许可政策的进一步简化有助于激励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将供应链向印度本土的转移,以期符合修订的本土化内容要求。
  4、放宽国外直接投资政策,降低国外企业进入印度的准入条件
  2001年之前,印度只有八家公共企业获准生产国防产品。2001年5月印度允许私营部门可以参与国防工业项目,并在符合许可要求和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允许私营部门参与的部分最高可以达到26%。2014年印度放宽了国外直接投资政策,允许国防工业项目的国外直接投资比例超过26%。2016年印度进一步放宽国外直接投资政策,允许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国防工业项目的国外直接投资比例可以达到49%;若经国外投资促进委员会(FIPB)批准同意后可超过49%。2020年更是将国防领域自动获取的国外直接投资限额从49%提高到74%。
  5、推出《国防生产和出口促进政策》(2020)作为制定总体指导文件
  2020年印度国防部宣布了《国防生产和出口促进政策》(2020)(DPEPP 2020)草案,被设想作为国防部的总体指导文件,旨在推动印度自力更生和提高国防生产与出口能力。其目标如下:(1)到2025年实现营业额1.75万亿卢比(250亿美元),其中航空航天和国防(A&D)商品和服务出口达到3500亿卢比(50亿美元);(2)发展充满活力的国防、航空航天和造船业;(3)通过国内设计和开发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推进“印度制造”愿景实施;(4)促进国防产品出口,成为全球国防价值链的一部分;(5)创造一个促进创新和印度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国防工业环境。
  《国防生产和出口促进政策》(2020)中提出的主要改革包括:
  ——实现已停产平台和设备备件和组件的本土化;
  ——应为国内资本采购制定明确的预算总目标;
  ——未来五年,国内资本采购的分配应以每年至少15%的速度增加;
  ——发布“积极本土化清单”;
  ——将设立项目管理小组以支持采购过程并促进合同管理;
  ——将集中精力减少试验和测试程序的复杂性和持续时间。
  6、减免税收,刺激国外投资
  为了刺激投资,印度政府在所得税、商品和服务税、海关法、公司事务等方面宣布了多项法定和监管减免措施。印度政府降低了公司税率,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迈出的可喜一步。税收改革使印度有效企业税率更接近全球平均税率,使得印度相对于亚洲地区国家更具竞争优势。
  7、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参与各种计划下的国防技术开发
  《国防采办规程2020》为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了特别条款。此外,印度国防部国防公共部门企业(DPSU)已经实施了2012年中小微企业订单公共采购政策,根据该政策,在某些条件下,中小微企业投标人将获得价格优惠。此外,DPSU和服务部门在“创造”本土化门户网站(SRIJAN Portal)上为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行业提供了30000多个需要本土化的武器或者零部件名单,以便将中小微企业纳为本土化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取得的成效
  1、军事现代化国防采购预算与国防装备本土采购金额持续上涨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截至目前印度是全球第四大军费开支国家。且印度国防开支从2014~2015财年至2022~2023财年持续增长。且在2017~2018财年到2021~2022财年的五个财年中,印度陆海空三军的国防装备本土采购金额(按资本和收入计)亦在稳中上涨,分别为5495.130亿卢比(66.5亿美元)、5049.996亿卢比(61.1亿美元)、6372.237亿卢比(77.1亿美元)、8863.175亿卢比(107.2亿美元)和8607.806亿卢比(104.2亿美元)。
  2、国防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卢比
  2023年5月19日印度国防部宣布,2022~2023财年印度国防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卢比。目前印度国防部已获得的统计值达到1.068万亿卢比(约合129亿美元),一旦从剩下的印度私营国防工业获得数据后,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与2021~2022财年的9500亿卢比(约合115亿美元)相比,印度2022~2023财年的国防生产总值增长了12%以上。此外,印度政府已设定了在2024~2025财年实现国防制造业产值1.75万亿卢比(211.8亿美元)、其中国防出口额达到3500亿卢比(42.4亿美元)的目标。
  3、已发布4份“积极本土化清单”截至目前,印度国防部已为各军种发布4份“积极本土化清单”,共包含411项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实现国产化的物项。2021年12月发布了第一份101项清单,2022年3月发布了第二份108项清单,于2022年8月发布第三份101项清单,2022年10月份发布第四份101项清单,并于2023年5月份获得批准公布。此外,还为国防部国防公共部门企业(DPSU)发布3份“积极本土化清单”,共包含3738项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实现国产化的物项。
  4、多型先进装备进入本土化生产阶段
  印度国防部表示,近年来有许多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已在印度投入生产,包括“长弓”(音译“丹努什”)155毫米火炮、“光辉”轻型战斗机、“蓝天”(音译“阿卡什”)地空导弹系统、“阿琼”主战坦克、T-90坦克、T-72坦克、BMP-2/BMP-2K装甲人员输送车、苏-30MKI战斗机、“猎豹”直升机、先进轻型直升机、多尼尔Do228飞机、高机动卡车、“虎鲨”(音译“卡尔瓦里”)级系列常规潜艇、“金奈”号驱逐舰、反潜战护卫舰、“阿琼”装甲抢救与回收车、架桥坦克、155毫米双模块装药系统、中型防弹车、武器定位雷达、通用登陆艇、软件无线电、综合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IACCS)等。此外,由DRDO设计和开发的无人机已在全自主模式下成功进行了试验。
  小结
  从直接进口到发布旨在共同生产和合作开发国防平台的政策,印度国防采购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事实也证明,这些政策的优化和简化有效地稳步推动了“印度制造”和“印度自力更生”愿景的实施,推动印度朝着实现武器装备本土化目标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