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应急救援“国家队”如何做到使命必达? 2023-10-31 

  

本报记者 吴斌斌 马慧星
通讯员 梅春艳
  “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圆满成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处置保障能力工作部署的重大实践成果。”10月27日上午,湖北荆门漳河机场,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郝照平在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圆满成功后的讲话上这样说道。
  本次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要求,由航空工业在应急管理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以“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为目标自主组织完成。
  演练现场,“鲲龙”“新舟”“吉祥鸟”“翼龙”“旋戈”共7型8架由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研制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集结一堂、各显神通,组成一支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凭借各自卓越的性能以及参演人员精准执行、紧密协同、环环相扣的团队意识,在“航空灭火、航空救援、航空医疗、应急通信”四大应急救援场景下均表现优异,圆满完成此次演练任务。
  身为“国家队”成员,肩负“国家”二字赋予的神圣使命,演练现场的一型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正如不久前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全力以赴、为国争光的一个个体育健儿。不仅如此,这支应急救援“国家队”,还与一局未失、六战全胜卫冕亚运会冠军的中国女排颇有一些共通之处——特别是在队伍组织、成员定位上。用排球赛制打开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的排兵布阵,便能让其中所有成员对各司何职、如何做到使命必达一目了然。
  主攻手——“鲲龙”AG600M
  27日上午9时许,演练现场一处着火点冒起滚滚黑烟,指挥部接收到火警后,立即响应、迅速决策,将AG600M作为主力灭火机型执行灭火任务。2架AG600M(1005、1007架)相继开展注水投水灭火,广阔的水幕霎时将火光遮罩住,迅速压制了火势的蔓延。随后AG600M-1007两次前往汲水点汲水,AG600M-1005再次注水飞赴火场,两机累计出动5次,均以12吨的最大投水量向着火点发起强劲“攻势”,在航空灭火这一典型应急救援场景下,展示出了自己无愧为“完美主攻”的风范。“上天为鲲鹏,入海为蛟龙。”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 最大的特点就是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具体到执行投水灭火任务时,便表现为它既能于陆地机场注水,也能从水面汲水。
  “鲲龙”机身下半部“船体”采用“V”型设计加断阶,并加装抑波槽和导流板,为它安全完成水面汲水起降提供有力保障。而在火灾区域周边无可用水源的情况下,“鲲龙”可通过在陆地机场不关车注水的方式,5分钟内注满12吨水,迅速赶往火场;并可根据火情需要,多次往返机场与火场之间进行不关车注水,再次出动时间小于15分钟,大大提升了灭火效率。
  在2022年中国航展期间的主题发布会上,航空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何胜强曾表示,AG600M灭火型在2023年将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AG600历经‘行不行’和‘能不能’两个阶段后,将进入‘好不好’这一验证阶段。”今年的7月18日,航空工业官宣AG600已完成典型灭火场景验证试飞科目,标志其已具备执行灭火任务的能力。现在,在演练现场和多平台直播观众饱含期待的注视下,2架AG600M灭火机以自己的实战能力,对究竟“好不好”这一问题,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副攻手——“新舟”60
  在AG600M-1007完成首次汲水投水后,“新舟”60灭火机接续上前,对着火点开展投水灭火,以“副攻手”身份,作为重要辅助手段进一步控制火势的发展。
  “需求牵引、急用先行。”作为专用大中型固定翼消防飞机,“新舟”60灭火机以成为我国航空消防“尖刀”力量为建设目标,以成熟民航飞机为平台扩展灭火功能,可一次加注装载6吨水或灭火介质,满载灭火作业半径可达300千米,能够在复杂的火场环境中快速定位火源,识别确定飞行路径,以230千米/时低速飞行,在距火场50~100米高度、2~4秒时间内完成灭火任务,并能根据需要快速机动,发起二次“进攻”。
  虽然在此次综合演练中是“副攻手”,但“新舟”60灭火机的技能非常全面,可以做到“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通过机载的高清摄像及光电探测设备、火情识别和监测系统、通信指挥系统,能够执行长达10小时、航程覆盖2200千米的长航时林区巡护任务,在火灾发生初期就及时发现、上报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可在2小时内实现灭火构型和运输构型之间的快速转换,兼顾远程救援物资和人员转运,实现各航站、各区域间快速协防。
  接应——“吉祥鸟”AC系列直升机
  接应不仅需要承担传球任务,还是队伍的主要进攻点之一。恰如此次演练中,既执行吊桶投水灭火及消防人员运输任务又进行伤员救助、航拍伴飞,在航空灭火、航空救援、航空医疗场景下奋飞的一架架“吉祥鸟”。
  在2架AG600M分别完成首次投水后,AC313直升机载着全副武装的消防员队伍抵达火场迅速完成投送,开展空地协同灭火;并用担架将发现的现场伤员移入舱内,转运至现场120救护车上,从而完成空地协同伤员救助;随后立即装上吊桶飞往附近水源地取水,以两次吊桶投水针对残余火点实施“精准打击”,实现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协同灭火。
  演练现场,AC313尽显其身为大型民用直升机具备的载重量大、舱体内部容量大、吊挂能力出色、多用途的特性。AC313直升机在运输消防队伍时最多可一次性装载39名全副武装的消防救援人员,在医疗救护时最多可搭载15副医疗担架,在吊桶取水灭火时可载水3吨,并充分利用直升机空中悬停、操控性强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角度在火头或火线上发起精准一击。
  AG600M完成最后一次投水灭火任务后,AC312直升机飞抵现场,绞车下放吊索和吊具,由地面人员将伤员固定至吊具后,通过绞车收起将伤员吊至直升机,随后运往120救护车附近,完成空地协同救援救护。参加此次演练的AC312直升机已是久经战阵的“老将”,该机已于2012年交付合肥警航,累计飞行1100余小时,执行过G20峰会合肥空中安保、坦桑尼亚警航交流、巢湖水域联合巡查等多项重要任务。本次演练中,它担负着直升机救援中操作难度系数较高的飞行任务,即绞车救援。直升机绞车救援对于在地面救援力量难以接近的悬崖、山地、地质灾害或洪水围困的孤岛等特殊地形的施救具有独特优势。圆满完成任务的背后,直升机出色的操纵性能、飞行员精确悬停的飞行技能和救援人员良好的体力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AC311A直升机此前多次圆满完成紧急航空医疗救援任务,被称作“空中120”。而在此次应急演练中,它又出色展现了别样的功能——伴飞跟拍。通过加载光纤陀螺仪航空摄影平台,AC311A以独特的拍摄视角和开创性的俯拍功能,给地面指挥部带去火场火势以及演练现场全貌,同时通过搭载的电台、应答机、微波中继等设备,全面保障了航拍画面的平稳和信号的良好传输。
  二传手——“翼龙”-1E无人机
  演练伊始,“翼龙”-1E无人机模拟执行林区日常巡护任务,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报告演练现场指挥部,为现场指挥部迅速明确“救援救灾”重点方向和部署救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后,“翼龙”-1E继续对火场进行实时监控并下传图像,执行灾情侦察、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展现出一名优秀“二传手”敏锐的观察力、预测力以及清楚的头脑和思维。
  “翼龙”-1E是一型全复材多用途大型无人机,以成熟的“翼龙”无人机系统为基础,充分吸收、借鉴其成熟可靠的技术优势,优化平台性能完成升级迭代,突出高安全、高性能、高战效、高智能、高扩展的特点。为圆满完成应急救援演练首秀,“翼龙”-1E无人机聚焦此次演练具体场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装置与吊舱的升级工作。其中,重点升级现有光电监视/瞄准装置,使其具有红外摄像以及彩色照相功能,保证即使面对重重云雾,也能高清侦察火场、记录火势蔓延情况。
  自由人——“旋戈”AR-500无人
  直升机灭火后的区域随时有复燃和其他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在投水灭火和救援救助任务结束后,AR-500无人直升机通过航线飞行飞入火场上空,盘旋执行灾后巡护监测任务,凭借实时侦察回传的现场高清图像和视频数据,为指挥部研判火场火情趋势提供依据,确保余火已被完全扑灭,一系列操作如同赛时专职防守的自由人。
  “赛场”之外的AR-500,在2个多月前刚刚完成了它在交付应急管理部后的首场森林救火实战作业。8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部突发雷电森林火灾后,AR-500无人直升机作为森林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多次飞入火场上空,圆满完成了火情侦察、定位、语音中继和通信等任务,为有效封控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AR-500具备自动起降、自动航线飞行、在线任务规划等智能飞行能力,以及长航时、大载重、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控制半径大于1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8小时,升限达5000米。作为航空工业向应急管理部交付的首个无人直升机项目,AR-500项目旨在解决森林灭火过程中“听不清、看不见”等难题,打通火场指挥通信链路“最后一公里”,满足统一部署、层级指挥、快速机动、直达末端的指挥需求,极大提升了森林消防队伍的通信保障和火情侦察能力,提高应急救援一线的指挥效率。
  一支完整的团队,不仅由场上选手组成,场下全体管理、研制、运行、保障、指挥等人员同样不可或缺。本次演练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多机种综合实战演练,以优异的装备、翔实的方案、有力的保障、有序的指挥,初步积累了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指挥调度、协同配合、运营支持和综合保障”实践经验,实现了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协同、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空中灭火和地面消防协同,充分展现了国产航空装备应急救援快速响应、灵活机动、协同高效的优势,初步构建了满足多任务需求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
  作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力军”,航空工业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空工业和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速推进国产航空装备自主化、系列化、谱系化发展,加大实战化应用力度,领先打造航空应急救援运营基地,建强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为完善国家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贡献航空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