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内江,再走雷达所的初心之路 2023-09-08 

  

上世纪70年代的雷达模拟仓。雷达所内江厂区。

杨世豪
  在四川内江市的北郊山头,有一片独特的建筑群,红砖灰墙、木质窗框,台阶前高大的黄桷树枝繁叶茂,见证着50余年时代变迁。这里曾经有着内江市第一高楼、第一部电梯,同时也创造了新中国机载雷达产品多项第一,被誉为“中国机载雷达摇篮”。这里是航空工业雷达所内江所区,如今随着爱国教育文化园的开发,更多人走进这里,了解航空文化、雷达文化。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机载雷达尚处于仿制阶段,整体性能较差,空军急需装备先进的机载雷达提高战斗力和自主保障能力,于是国家做出了组建专业机载雷达研究所的决定,雷达所由此诞生并最终选址内江市。
  “三线建设”成长起来的企业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讲奉献、能吃苦,国家一声令下,“好人好马上三线”,国内最顶尖的机载雷达研发人员们从四面八方齐聚边陲小城,战天斗地,开荒破土,一边搞基础建设,一边搞科学研究,在艰难困苦中研制了多型机载雷达装备,填补了多项国防领域空白。
  我国第一部自主研制的机载火控雷达——204雷达当年正是在这里进行科研调试。1975年204雷达第一次环境试验,运行至高温60℃时出现异常,需要排故。若等试验舱自然恢复到常温检查再重新升温,前后至少需要两天时间,但项目进度刻不容缓。时任总师朱克昕不顾个人安危,顶着60℃高温进舱排故,人在灼热的气浪中随时会失去意识,所幸朱克昕凭借对设备的熟悉,很快解决了故障。-50℃试验时,再次出现问题,朱克昕找来了全套飞行员的皮服,先在-35℃的过渡舱适应了一会儿,然后直接冲进去。这个温度下汗珠、呼吸的水汽瞬间变成霜,眼睛冻得直流泪。这位经历过抗美援朝的战士再次突破极限攻占了科研高地,试验圆满完成。
  国产第一部火控雷达在设计研制阶段就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后来英国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副院长蒙柯博士到访雷达所,看到204雷达时说:“雷达所能够用自己的力量研制出这样好的雷达,真了不起呀!该款雷达可以与英国雷达相媲美。”
  1984年4月,204雷达设计定型,接着批量生产列装歼8系列飞机。作为中国第一代自主研制的机载截击瞄准雷达,其成功研制对中国机载雷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山密林,潜心科研,这项全国“首个”,航空人付出了太多。
  步入园区展厅,就见到了雷达所的镇馆之宝——林宗棠部长的题字。1991年5月,时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听取雷达所PD雷达方案汇报,彼时雷达所原理样机刚刚首飞成功,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回顾PD雷达一路走来的不易,如同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终于迈上新台阶,林部长寄予极大希望并在会上提议:将型号命名为“神鹰工程”,工程样机命名为“神鹰”雷达,意在PD雷达像鹰一样飞得高、看得远、抓得准,而且有下视能力。
  “神鹰”雷达自此成为雷达所的代表型号并形成系列文化,在其曲折历程中,多方协同助力,两度起死回生,最终取得项目成功。雷达所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赢得胜利,同时把以“神鹰”雷达为代表的型号精神凝练为“敢为人先,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创造奇迹”的“神鹰精神”,汇聚成催人奋进的文化符号,始终贯穿于雷达所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机载脉冲多普勒(PD)投入使用,机载雷达首次实现了全空域作战,飞机具备了下视下射能力,国际上也兴起研制热潮,PD雷达成为检验各国航空科研实力的试金石。但国内该领域尚属空白,与国外差距逐步加大。为了追赶世界先进雷达步伐,雷达所瞄准PD雷达,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从搜集资料起步,队伍不断壮大,1979年国家正式同意雷达所PD雷达项目,项目人员欢欣鼓舞,加紧研制,艰难困苦、不改其乐。
  1983年,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成立,一则短消息,承担了太多人的期待。雷达所地处三线内江高庙子山头,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与外界合作困难,搬迁是无数人的梦想。然而为了保障研制任务不中断,雷达所放弃了国家统一调迁的机会,继续潜心在三线的艰苦条件下坚持项目研制,项目人员满怀豪情、日夜苦战,研制工作进展顺利,捷报频传,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986年,雷达所因位置偏僻等多种因素,不再承担PD雷达项目。
  试验归来,得知消息的满身风尘的科研人员走得了最泥泞的路,熬得住最深的夜,啃得了最难的技术硬骨头,却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夭折。但他们内心坚定“要让祖国的战鹰装上最先进的机载雷达”的信念,始终不放弃PD雷达项目。
  为了支持项目继续,航空工业部自筹资金500余万元拨付项目使用,所里也勒紧裤腰带贷款49万美元购买了第一台数控加工机床,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价开销,超过全所人一年的收入。次年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林虎将军走访雷达所,看到现场艰苦的环境和科研人员的巨大热情,决定免费提供试飞基地。
  那时的外场环境条件简陋,科研人员为了解决试验电源问题,发挥专业特长改进老旧发电机,在滴水成冰的季节,顶着寒风,轮流在老旧的发电机旁值班,保证了机上试验正常进行。终于1990年原理样机试飞一次成功。
  然而试飞成功了却没有装机对象,航空航天工业部及所里另辟蹊径,转向外贸机平台。正是在此次方案汇报会上,林宗棠部长正式提议命名了“神鹰”雷达,开启了“神鹰”工程,雷达所也始终牢记嘱托,卧薪尝胆,排除万难,奋力拼搏,一天当两天用,确保PD雷达试飞一次成功。
  为了干好“神鹰”雷达,雷达所两任所长接力挂帅,爬过内江的山坡,吃过酒泉的风沙,深入科研一线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试飞期间,主任设计师瘦到只有80多斤,飞机跑道上,人迎风几乎走不动,单薄的背影在飞机的轰鸣声里日夜穿梭。由于长期劳累,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右耳神经死亡,他的右耳永远失去了听觉。更有同志刚动完胆囊手术,没几天就提着引流瓶到实验室工作了,只为能给试飞争取更多时间。大漠孤烟、风沙蔽日,实验室的灯光彻夜不眠,这也是所有前线同志们的工作常态。
  雷达所为了“神鹰”雷达,竭尽全力。1999年,“神鹰”雷达顺利取得竞标胜利,此时距离1984年所里承担国家级项目已过去15年,雷达所再次回到装备主战场。那一刻,雷达所人骄傲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掌握了PD雷达的成熟技术,PD雷达也成了我国自研的第二代机载雷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顾过往,雷达所在内江这块土地走过了21年峥嵘岁月,1991年正式调迁到江苏无锡,内江留下部分生产加工车间。
  2022年3月,雷达所无锡研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厂房、新的大楼、新的产业园孕育着新的希望,在这块新的土地上,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内江,无锡,即便相隔千里,这股精神力量如水般缓缓流淌到每一个雷达所人的心里,继续滋养着雷达所的发展,支撑着中国机载雷达的前进。雷达所无锡研发中心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