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文旅消费市场回暖明显 2023-09-08 

  


马宁 王小月
  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是贯穿全年的重点,暑期则是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窗口期。今年暑期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明显回暖,热门商圈展现消费活力,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以文化引流,其他服务完善、跟进,消费市场不再是各自打拼,而是通盘考虑下一盘大棋。按这样的思路,这个夏天,许多城市的消费市场被大大激活。当前,暑期已近尾声,但由出游、看演出、观影组成的暑期三大热门消费场景热度依然不减。为进一步加快消费回补,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新场景,优化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为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奠定坚实基础。

文娱消费复苏提速,观演、观影、逛展持续升温

  今年暑期,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演唱会门票一开卖一秒售罄,电影院里的观众坐得满满当当,出门的游客钟情打卡各类文化景点,大小剧场好戏连连,异常火爆。假期一场鸟巢演唱会开票瞬间,6场共计近30万张门票“秒空”。没有抢到票的粉丝们直呼:“十万人的鸟巢竟容不下一个我!”演唱会热度“狂飙”,粉丝们“一票难求”,在最近这个暑期,并不是个例。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6月1日~8月22日)全国演出市场票房29.3亿元,演出场次达10.8万次,其中演唱会最受欢迎,票房高达22.25亿元;暑期档全国电影票房192.75亿元,时隔四年再度突破百亿元,不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而且创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纪录新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无疑是这个暑期最火的电影之一。以朗朗上口的唐诗为载体,将盛唐诗人的悲喜人生一一道来,这样的叙事老少皆宜,让人耳目一新。截至8月22日,电影票房已经超过17亿。电影火爆,也激活了独属于中国人的“唐诗基因”。循着唐诗去旅行,也是一份独特的风雅。以李白故里——四川绵阳为目的地的高铁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2%;去往诗人高适曾经读书的地方——河南商丘的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55%;而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景区,7月接待游览人数同比增长50.52%。

出游意愿集中释放,亲子、研学、避暑需求热度不减

  暑期旅游消费市场延续今年“五一”“端午”以来的增长态势。从在线旅游平台的订单来看,交通、住宿、景区订单均超过2019年同期,用户出行热情创历史新高。尤其是亲子游、研学游、夜游成为今年暑期热门出游主题。其中,亲子游订单占暑期订单的比例超过三成;亲子订单、夜游门票订单较疫情前分别增长45%、307%,消费水平均超2019年同期;平台与“研学”相关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其中,沉浸式、深度体验的历史文化类主题成为最受热捧的关键词;从城市尺度看,暑期热门亲子目的地前三名为北京、上海、成都。
  博物馆、老字号、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等是潮汐性暑期消费的重要目的地。博物馆不断突破传统“看”“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传播的导览方式,面向儿童、家庭、学生等不同潮汐人群设计探索游戏、学习任务单和动手活动等,创造有趣互动的游览体验。博物馆也在加快与老字号餐饮的融合创新,通过展现地域文化、饮食民俗和传统技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共筑“美食+文旅”互促发展新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传统高温城市避暑旅游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传统高温城市的整体出游意愿达到94.6%。在出游频次上,今年暑期38.4%的居民计划出游2次,35.1%的居民计划出游3次。

文旅融合趋势加速,消费内容更趋多元化、品质化

  伴随居民消费需求提质升级,暑期消费由观光旅游、主题娱乐转向沉浸式互动体验,消费者更加注重旅行放松、情绪调整、新奇体验和独特内容,期待通过体验异地风土人情、特色美食、非遗民俗、亲近自然等,获得更丰富的情感满足。以当地传统文化为魂,以沉浸式体验和行进式展演为亮点,打造新的文化高度浸润多元复合场景,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做大文化消费的法宝。
  爆发的文化消费,无论从占比,还是增速上来看,甚至超过了传统意义的刚需,正在成为刚需的一部分。对于心灵寄托、情感链接的需求越来越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发的热爱越来越强。文化热带动消费热,背后是大众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步步攀升。

消费复苏动能分布不均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餐饮、商品零售、居民收入等多个指标增速仍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并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表现为:乡村消费市场复苏慢于城镇,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修复滞后于餐饮等接触型服务消费,显示消费复苏动能分布不均。
  充分洞悉暑期消费产业链变革趋势,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快拓展“文旅+”产品边界、以科技创新深化智慧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将有助于以“新供给”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消费市场亦显现回暖迹象,暑期消费历来是全年文化和旅游消费最活跃、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其产业链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服务链,与“文、养、体、学、智”等新兴消费内容互嵌贯通,由此推动暑期消费产业链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向以旅游体验和知识生产为核心的新价值链延伸,形成多业共生、多元共融的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