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2023-07-11 

  

李宏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我们要把握大势、胸怀大局、着眼大事,融入中心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提升政治监督实效,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
  强化清单式、全周期管理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
  深入研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及航空工业“九项重点任务”等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围绕任务清单,着力强化对同级党委对标部署和承接落实的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注重对同级领导班子进行逐一访谈和交流提醒,加强对机关部门和下属单位“一把手”主动约谈、促推促效,把“任务”理清楚、把“要求”讲明白、把“监督”摆进去、把“压力”传到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监督责任落实为主线,以监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定期听取“一把手”专题汇报,深入调研走访和访谈研讨,把纪检监督评价意见转化为具有导向性和建设性的“问题清单”;要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监督问题整改,推进整改闭环,形成并巩固一批“成果清单”,以高效监督推动治理体系完善,提升治理能力。
  坚持从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程监督任务推进、责任落实、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建立,监督推进精神领会到位、研究部署到位、措施执行到位、落实效果到位、廉洁风险管控到位,实现政治监督“全周期”管理。
  紧扣“兴装强军”首责实现政治监督精准化
  紧紧围绕“兴装强军”首责,聚焦航空武器装备质量和安全高效完成试飞鉴定任务形成战斗力,监督主责部门发挥试飞环节的职能定位,落实航空工业党组“创新决定30条”,系统开展影响航空武器装备质量安全、进度任务等内外部、前后端因素的数据统计分析,监督推动试飞环节建立完善的航空武器装备质量安全评价标准体系,推广运用统计数据及评价标准,推动试飞效率提升,按时完成航空武器装备鉴定要求;纪委聚焦质量安全数据,探索与主机厂所、参研参试及配套单位纪检系统协调督办的共享共治机制,“监”在紧要处、“督”在关键时、“促”在核心点,精准监督推进航空武器装备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坚定把“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责任感投入安全生产政治监督工作,以常态监督同级党委落实航空工业党组“质量决定50条”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基础,加强与安全主责部门共享共通安全生产信息,搭建起协同共推、问题分级分类处置的工作机制;坚持“大安全”理念,深入安全生产现场尤其是试飞外场走访督导,传导安全生产政治监督的从严压力,彰显监督工作鲜明的政治属性,为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部署站好位、搭上力、给上劲,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风险的底线。
  盯紧“兴装强军”、安全生产等重要工作,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了解、多方听取意见等,精准、全面掌握其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协同组织人事部门联通和健全考评机制;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工作和重要环节,压实党委和业务部门对“关键少数”的监管责任,加强教育提醒,深化监督问效,从严正风肃纪,监督“关键少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和廉洁从业。
  借助体系平台做实日常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
  充分运用管理体系工具,将政治监督日常工作事项搭载在体系平台上,承接落实、一体实施。
  通过现场监督审核,以及前往各单位进行面对面听汇报、查资料、作访谈、提问题,对政治监督工作事项展开全面查验评价,实现政治监督有形全覆盖;通过监督审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馈问题,督促整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跟踪问题整改,实现闭环,运用中期评估和运行绩效评价周期性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综合评价和持续改进,推进政治监督从有形全覆盖向有效全覆盖演变;通过管理体系工具的实施运行,做实日常政治监督的形式和方法,强化日常政治监督的力度和深度,达到政治监督工作有平台、看得见,发现问题可跟踪、能闭环,改进提升可持续、能常态,按照体系管理模式长期坚持下去,最终形成政治监督常态化工作机制。
  (本文作者系航空工业试飞中心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