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收时 2023-07-07 

  

张恒
  近日出差到达目的地,远远望去是一片金色麦浪,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又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眼前的景象让我回忆起儿时家乡种植和收获小麦的一幅幅画面。
  家乡地处北方塞外,春节刚过去一个多月,春寒料峭,人们还裹着厚厚的棉衣。天气阴晴不定,白天还艳阳高照,到了晚上气温骤降就下起了雪,气温反复无常。家乡就是在这个时候播种小麦。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时间节点,节前节后共有二十天的时间可以种植。其他作物不耐低温,种到地里也不生芽。过去耕种全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没有现在的播种机。
  播种前先把土地平整好,然后浇水,过几天等到地半干的时候开始耕地。耕地主要是靠骡子、驴、牛等牲畜来拉犁,一般需要两头牲畜才行,可以是同类牲畜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牲畜的组合。犁过地以后用耙把地耙平,这样播种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开始播种了,用一头牲畜拉动耧,同时还得两个人互相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前边一个人牵着牲畜走,这个人叫“帮耧的”,后边一个人扶耧,这个人叫“耧头”,就是现在的农机手。耧头干的是技术活,播种的深浅和多少全靠耧头的经验和观察,播得深了就把耧往上提,浅了就把耧往下压。把种子倒入耧斗里,耧斗下端有一个出口,种子通过出口流到下边铃铛上。耧头边走边左右摇动铃铛,把种子均匀地分流到并列的三条中空的耧腿里。耧腿下边装有耧铧,耧铧把土翻开后种子就均匀地撒到地垄里。随着耧头一声吆喝,鞭子一扬,帮耧地牵着牲畜同时起步开始播种。牲畜的速度慢了耧头就往牲畜的屁股上抽打一下,牲畜就加快了步伐,就像开车加油门。帮耧的人牵着牲畜,不让牲畜左右乱走,在播种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匀速前进。每到春耕时节,听到“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就知道开始播种了。
  麦子全部播种完以后,气温也逐渐升高,树叶慢慢变绿,桃花杏花开的时候,地里的麦苗就钻出来了。马上进入夏季,地里的麦苗也逐渐长高,远远望去一片碧绿,油亮油亮的。乍一看就像韭菜苗,有人曾把麦苗当成韭菜,闹出了笑话。到了每年的七月上旬天气最热的时候,麦子也成熟了。“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时的田野一片金黄,麦粒饱满。麦苗虽变黄,但麦芒笔直,大概是实力不允许低调,锋芒毕露。谚语说“麦子不受中伏的气”,意思是在中伏前要完成小麦的收割任务。过去全是人工收割,用最原始的镰刀割麦子,火辣辣的太阳晒到身上挥汗如雨,不时还要被麦芒扎脸,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割倒小麦后为便于运输,还需再捆成小捆,然后用畜力车拉到打麦场里,再均匀地铺开,铺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然后让牲畜拉着碌碡进行碾压,这个环节叫“碾场”。碌碡是石匠修凿成的长约一米,直径四五十公分的圆柱形石头,表面有沟槽,类似于石磨的沟槽。人站在打谷场中央,手拉着牲口的缰绳,让牲口拉动碌碡在铺开的麦秆上转圈碾压。人通过缰绳控制牲畜,保证碌碡都能碾压到麦秆上,不留死角。在这样不断地转圈碾压麦秆的同时,中途还得时不时地进行“翻场”,就是把下层的麦秆翻到上面来,让麦秆均匀受力。随着碾场的不断进行,麦粒也渐渐地脱落下来,等到麦秸上的麦粒几乎都掉下来时,“碾场”就完成了。挑出秸秆后,麦场上铺着厚厚的一层麦粒。碾场完成后把混有麦壳、泥土和少部分麦秸的麦粒堆成圆锥形,准备进行下一个步骤“扬场”。“扬场”就是利用风力,把杂物刮走,留下麦粒。这时就要有风的天气,要是无风或风很小就不行。当地有句俗语:“扬场没风,瞎误人工”。有风时,用木锹(扬场的一种专用工具,类似锹)铲上麦粒往高处扬,风把尘土和杂物刮走,落下来的就是麦粒了。不管是扬场还是碾场,都要选好天气,麦子一旦着了雨很快就会生芽,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损失几乎跟颗粒无收差不多。因此在收获小麦的整个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天气的变化。这个时候又是一年当中的雨季,只要头顶有一片乌云,雷声闪电过后,雨马上就来,遇到这种天气,要马上停下来把麦秸和麦粒堆起来用苫布盖好,等雨过天晴后再晒干。诗人白居易有诗说:“白发老汉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这种延续几千年的耕种收获方式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虽效率低下,但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现代的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劳动量,过去那种忙碌的劳动场面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永远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