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名合格的“航三代” ——记航空工业制造院卓越领导干部徐明 2023-04-18 

  

骆建利
  走进航空工业制造院的大门,“航三代”这个标签牢牢印刻在了徐明的身上,同时也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里。
  他说:“能够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我感到幸运和无比光荣,然而要做一名优秀的‘航三代’,就必须在政治上过硬,水平上过高,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怀揣这样的志向,作为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徐明不遗余力引领实验室,依靠发挥特种加工技术优势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作用,并实现完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向国内制造企业的快速转化,充分发挥出重点实验室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国家制造业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作用。
  我是一名“打工者”
“徐主任在哪里?需要找他签字。”“估计是又在实验室现场跟产,他很少在办公室,去那里找他吧。”助理拿好文件,径直来到激光增材制造现场,她知道徐明最近经常在这里,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突破一项关键问题。
  签好字,徐明又转身投入研讨中。他知道研究室管理工作涉及人员类型多、突发情况也多,对细节要求更高,要想打开局面,绝不是每天坐在办公室签字和看文件就可以的。
  “我不是领导,我就是一名打工者,为研究室的同志们打工。”徐明经常开玩笑地说。他日复一日扎进科研生产现场,更多了解技术和生产。在他的努力下,重点实验室经营管理以及技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各团队对工艺技术机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以高能束流加工手段为特色的装备新材料、新结构的先进制造工艺,提升了装备部件、组件的轻质、高效、高可靠性。
  走好“最后一公里”
“司机师傅,劳烦您直接拉我先去试验场看看。”下了飞机,徐明和同行的团队技术人员交代一句,便匆匆先行赶往设备现场。得知出现故障导致试验中断,他心里倍感焦急。
  为了探明故障原因,徐明和团队的技术人员每天在飞机上面爬上爬下、仔细观察、认真检测。最终通过渗透检测的办法明确了结论,最后判断故障并不是焊接缺陷。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表面处理方法,制定好解决方案,妥善处理了问题。
  技术人员感慨道:“故障的排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徐明的带领下,我们好像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要走好‘最后一公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这是徐明经常强调的。
  为了加强研制过程技术状态管理和过程质量控制,他专门成立工程管理班组,鼓励团队设计新的生产布局思路,组织实验室科研力量与院内智能制造专业研究室形成创新团队,与职能部门、兄弟单位多方联动,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起了一个融合智能制造要素的先进激光焊接智能示范车间,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有力推进实验室技术成果的凝练和技术应用实现工程应用的进程。
  打造威猛之师
实验室承接的电子束焊接攻关任务进行到关键时期,出现了焊接缺陷控制问题。那时,徐明带领团队运用系统工程理念,使用多样的试验方法,科学分析,逐步寻找产生问题的关键要素。他开展了“型号阵地文化建设”,带领大家从精神和行动上转守为攻,最终突破难题,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想到不做,立即落后。”徐明给科研人员传递的理念永远就是想到就做。他说:“你有的创新观点别人也同样会想到,关键是看谁能有效建立起创新和结果的桥梁。”从想法到论证,再到尝试和改进,是逐级递进的过程。
  实验室建立了周密的计划进度检查机制,从项目负责人到班组长,甚至到配套保障人员,都被创新实践“牵着走”,共同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建立技术优势。
  同时,徐明一直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先发散竞争,再团结合作的灵活团队模式。在方案阶段形成内部竞争,或者开放问题吸引“揭榜挂帅”,最终促成合作团队的搭建。随着项目的增多、机会的增加,科研人员各有专项、互为配合的矩阵模式成为实验室常态,保持科研立项高效能。
  “永不言败,我们必胜。”通过几年的经营、打造,历经科研、小批试制的洗礼,实验室科研团队越战越勇,凭借永不言败的铁血气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面临产品产量几何级增加的严峻形势,合理配置资源、流程运行顺畅、生产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各项任务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