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人才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04-07 

  

冯晓林 杨挺健
  作为承担历史使命的“中国试飞国家队”,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深入实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集团公司“英才工程”相关部署,聚力打造试验科技领军人才,是承载国家使命的政治担当。
  飞行试验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试飞机构的主力军,肩负着重塑科研试飞新体系、开拓试验学科建设、实现数字化试飞跨代升级的“首责”。在航空装备研制持续提速的背景下,必须要加速培育出推动试飞模式优化升级、攻克关键技术的专家人才队伍,赋能我国试飞能力提质增效。
  “三看、三抓、三关注”系统构建人才建设新机制
  飞行试验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树立全局思维,体系推进各项工作。一要看清航空装备发展的试飞需求,明确人才建设的规划目标;二要看到人才建设的现实状况,盘点人才建设的家底与基础;三要看出人才建设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分解出人才建设的阶段性增量。以“三看”从不同视角厘清问题,定出人才培养基线,找准人才建设目标,步步为营,分阶段打好攻坚战。
  具体行动上,要抓责任落实、抓工作举措、抓考核激励。抓责任落实,首要是落实“党组织书记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各级党组织“党管人才”的职责作用;其次是落实研究室主任、专家的末端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态势。抓工作举措,重点是行动计划和方法路径,将“过河”问题转化为“找船”还是“找桥”的具体行动项。抓考核激励,关键是做好人才建设过程的评估、思考与反馈,用反思发现不足与短板,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人才建设重点是育人用人,需要关注青年科技人员,厚植人才建设的基础;需要关注专家群体,夯实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需要关注领军人物,打造试验高端人才资源。持续关注青年、专家、领军三个群体,形成梯次赓续的人才布局,更好地优化人才队伍的能力结构,推动型号试飞业务发展。
  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持续构筑人才发展新格局
飞行试验人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层管理者必须摒弃急于求成的想法,用发展的眼光和格局思考问题。既需要坚定长远目标和远期规划,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又需要立足现状,敏锐洞察短期问题与现实阻力。只有统筹好现在与未来、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才能聚集各方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切实、高效地推动飞行试验人才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发挥中心、所部、研究室的主观能动作用,上下同心、协力共进。各级责任主体要“有思想、有策划、有行动、有检查、有成效”,不能满足于按照计划完成“既定动作”,而是要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开展“自选动作”,不断以“五有”为标准检验各项工作,持续优化人才建设局面。
  落实责任,创新举措奋力打造人才成长好舞台
人才建设不止于一项活动、一件事,需要建章立制,形成长效制度体系。一方面,制定可量化的人才培养责任清单,建设可评估的人才成长评价标准,压实所部党组织书记、主管领导、研究室、培养对象等多方责任。另一方面,实施增量牵引,弄清楚瞄准什么目标,每人负什么责任,需要实现多少增量。因人施策,每人一案,培养人才与评价人才一体化推进。
  创新举措构建人才培养长效体系,充分利用军科委创新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揭榜挂帅”等创新平台和载体,开展层次化人才培养,量化人才培养的牵引指标。善于用量化数据反映人才培养责任落实情况,将人才培养纳入领导干部“兴企有为,治企有方”的考核中。建立多视角识别人才的方法论,分析人才能力的基本属性,从视野格局、技术方向、创新方法等多个维度,开展科技人才内在能力的锻造与提升,重点培养人才的可迁移能力,适应不同岗位对人才能力诉求。在管理上搭好平台,治理出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为人才建设打造展示才华的好舞台。
  全员参与,成效为王努力营造人才发展好生态
人才培养始于发现人才,需要全员参与,营造出孕育人才、发现人才、锻炼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通过试行人才自主委员会,优选一批骨干,作为非官方组织自主开展人才选育和指导。采用组织考察、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赋予科研骨干、资深专家“伯乐”职责,从日常行为中挖掘优潜人才,将人才建设工作融入群众,孕育出优秀的“伯乐”和杰出的“千里马”。
  成效是检验人才建设工作的关键标准。人才建设不能仅依靠机制制度,还需要挖掘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提倡热爱航空、敢于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人才培养对象必须能努力、能吃苦、能奉献,衷心热爱飞行试验事业,才能将想成才的意愿,转化为要成才的行动,积聚能成才的实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试飞中心将聚焦飞行试验人才建设,营造良好的培育、发展、成就整体生态链路,实现事业与人才双向奔赴、同向而行的最大共鸣,为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注入磅礴的试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