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飞出属于“枭龙”的航迹 2023-02-10 

  

子铎
  1998年2月11日,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联合研制“枭龙”飞机的协议,开创了我国飞机军贸和联合研制的新模式。
  “枭龙”是我国首次引进外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并探索出了共同开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四共”道路。
  从签订协议到首飞,“枭龙”仅仅用了5年。首飞当日,它打破了以往战斗机首飞不挂弹的先例,翼下挂载两枚空空导弹,在世界的瞩目下一飞冲天。
  “枭龙”的研制周期之短,在中国航空史上前所未有。按国际惯例,研制一架新型战机从设计到定型生产,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枭龙”方案确定后,距离首飞的节点仅有两年半的时间。如果按常规,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航空人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枭龙”速度。
  2006年年底,中巴双方签订了8架“枭龙”战斗机的小批量生产合同。作为研制期间领先交付用户的小批量生产型,8架“枭龙”在巴方使用期间保持了高完好率,这对于一种新机型来说可谓难能可贵。
  优异的表现注定会带来更多收获。2009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巴首都伊斯兰堡签署了“枭龙”战斗机批产一揽子合同,总价10亿美元的1批42架“枭龙”飞机成功外销巴基斯坦,一度创下了我国单笔军贸合同最大金额纪录。
  作为航空工业的主力外贸机型,“枭龙”项目给中国航空工业的军贸模式和军用飞机的发展模式都带来了巨大变化。“枭龙”的研制有很强的定制性特点,其战技指标完全来自客户的作战需求,做到了“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设计、生产、销售什么”,实现了军贸模式的创新,也带动了“一型飞机,不同订制,满足各种需要的模式”。
  正是基于“枭龙”问世以来的卓越表现和国际用户的热切需求,“枭龙”双座机在2017年成功实现首飞。“枭龙”双座机在研制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国外订单,这种我国外贸军机史上少有的“带订单研制”,充分体现了国外用户对中国航空工业研制实力的高度信任。
  自中巴签署联合研制合同至今已有25年,“枭龙”的成长证明了这不是弹指一挥间,而是日积月累的发展岁月。“枭龙”项目的成功,是中国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向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研发的跨越,同时也是中国航空工业注重开辟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创对外军事合作项目、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
  东方潮起,奔涌浩荡。25年后的今日,已然是新的起点,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在开拓中前进、在引领中远航,为开创一个奋勇创新、合作共赢的新未来而破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