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担使命 改革争先创一流 2023-01-11 

  

  航空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事业发展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全力承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顶层谋划、高位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坚持高目标引领、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充分发挥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的功能作用,坚持六“真”、狠抓实效,聚焦航空科技自立自强、兴装强军,彰显出强国强军的“顶梁柱、压舱石、定盘星”作用,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走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自信自强之路。
  航空工业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面完成7方面111项改革任务,推动各二级单位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2230项改革工作任务,总体完成率达100%。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优化航空产业结构呈现新格局,科技创新焕发活力成果丰硕,三项制度改革效能持续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等专项工程成效明显,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显著加强。
  强根铸魂 立柱架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航空工业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保证企业发展的“根”和“魂”,坚定不移全面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各环节,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基本形成。
  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党建入章程,将党委(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功能定位写入公司“根本法”,持续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法定地位。航空工业党组和180户建立党委的子企业全部梳理制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从梳理“三重一大”事项入手推动党委前置清单、董事会决策事项清单、经理层权责清单同步制定,有效落实党组织的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实现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并动态调整,有效地发挥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
  现代治理制度体系不断丰富。迭代推出三版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标准要求》,为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遵循。构建起航空工业集团“1+N”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出台《公司章程指引》《所属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指引》《所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指引》等11项指引性文件,指导子企业构筑“一个实施办法、三个方案、六个权责清单、五个规则、十二项基本制度”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体系,推动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在集团和子企业两个层面全覆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务实管用。
  董事会治理效能稳步提升。420家应建董事会子企业已全部建立董事会并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董事会“应建尽建”日常管理机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分类分批有序落实董事会职权,90家重要子企业率先落实。构建董事会规范运作和高质量运行的6方面30项完成标准150项评价要点的检查评估体系,为董事会规范有效运行提供体系保障。出台《航空工业集团子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试行)》,对23家直属(直管)企业、所属单位及所属子企业全面开展了2021年度董事会和董事评价,不断提升董事会运行质量,有效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作用。
  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能力逐步完善。420家子企业全部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理层权责清单、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等制度,全级次592家所属单位的经理层(经营层)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航空工业董事会累计向经理层授权放权37项,总经理办公会决策的事项由2019年的30项增加到2022年的79项。航空工业成飞、西飞、通飞等探索开展了董事会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授权,支持经理层全力以赴“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充分激发经理层的活力和创造力。
  布局优化 结构调整现代航空产业更专更强
航空工业对标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存量清退、优化增量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布局更加优化、结构更加清晰,主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优化航空产业布局,强链长。战略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构建“主机-系统集成供应商-专业供应商”的新型航空产业组织体系,推动航空科研生产体系由传统内部配套型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型转变;布局优化,打造产业龙头,培育一批航空产业链“链长”企业,组建了西飞、成飞等产业集团和机载系统事业部;强化直升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三大平台建设。
  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造巨人。在加快发展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以“产业同根、技术同源、价值同向”为原则,推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优势地位。瞄准“高端装备、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加大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引擎。24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5家单位获制造业单项冠军。
  动真碰硬,提质增效去存量。航空工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每年减轻企业负担近6亿元,为确立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并表法人户数降至986户,完成161户“两非”企业剥离,剥离成果排名央企第一。完成74家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任务,三年整体减亏75%;实现撤销关闭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管理提升一批、破产处置一批,行业门类精减比例超过56%,主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自立自强 勇攀高峰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
航空工业坚持面向世界航空科技前沿、面向航空武器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装备需求和战略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突破难题、攀登高峰,勇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勇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队、勇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体系部署,激活航空科技“创新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航空工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航空工业党组承接“第一棒”责任,研究制定并发布《践行集团战略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领先创新力”的决定》,制定“行动纲领”,对航空工业“十四五”及2035年前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整体部署”。高标准开启航空科技发展新征程,组织开展以“跨代·超越”为主题的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全面部署未来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和创新行动。
  变革机制,打造技术创新“新高地”。通过目标导向、规划牵引和考核激励,树立创新活动和研发投入的靶向目标,促进研发投入与国家重大需求、航空工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的结合,更好服务于航空工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整体研发投入年增长率始终保持不低于10%的水平。构建“科技+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探索“科技+金融”推动落实公司制、项目制等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20年以来实施转化项目44个,转化收入超10亿元。
  搭建平台,点燃创新发展“新引擎”。航空工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速构建新时代航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重组中国航空研究院,加强战略性、前沿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整合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强化先进航空制造技术研究;设立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体验中心”和“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软件研发基地”,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开发和产品发展应用,形成面向全国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的示范;成立航空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实施构建航空智能制造的应用环境和技术平台;组建一批联合技术中心,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航空能力建设,以高科技赋能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
  航空工业沈阳所按照“一新、两地、三出、四创”思路打造策源地,抢占前沿重大技术领域发展先机,助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论证;航空工业成飞实施科技创新“百团大战”,激活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航空工业气动院低速风洞、低速增压风洞不但支持航空装备研究还助力冰雪健儿冲刺冬奥。航空工业首获国家2021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工业软件和民机领域成为国资委首批原创技术策源地,成飞、兰飞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三能”显效 活力提升广聚英才植根航空报国
  航空工业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系统构建实施新时代航空工业干部工作、人才发展和薪酬激励三大体系,下大力气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资委三项制度改革评估中获得一级A类。
  健全体系,干部能上能下,系统推进新时代航空工业干部工作体系,激励干部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扎实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突出考核结果刚性应用,实现所属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细化实化绩化。
  广纳英才,员工能进能出。通过“育鹰、雏鹰、飞鹰、雄鹰、金鹰”英才计划,打造航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千名博士引进工程”,全年引进博士首次突破300名,培养“首、特、一”技术专家1300余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持续开展“三定”,强化劳动生产率考核,连续三年劳动生产率增幅保持在10%以上。
  激发活力,薪酬能升能降。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出台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意见、员工持股实施办法等制度,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牵引用工资源向主责主业集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改善率持续高于国资委考核要求。
  示范引领 创优争先专项改革迸发蓬勃动力
航空工业勇于改革创新,勇当改革先行者、示范者,积极趟路子、想点子,在各个专项试点领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打造一流总部、聚焦发挥产业引领作用,聚焦市场化改革、聚焦提升管理效能,加快推动从管企业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职能,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新体制,形成具有商业二类企业特点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模式。加强资本运作,借力市场化手段,近3年开展资本运作13项,融资200余亿元。深化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全力打造航空机载类整体上市平台。中航沈飞、中航光电、中航西飞市值突破千亿。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现资产证券化率超过71%。
  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印发《开展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加强新形势下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严格规范工作程序的通知》等系列制度文件,形成了“1-4-4-5-5-8”混改思路和工作体系。5年来分层分类推动近30家企业实施了混改,累计融资73.2亿元(含混改上市)。中直股份、天马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战略投资者;江航装备、中航无人机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安吉精铸、巴山滤材、陕硬工具等一批“三线”军工企业和困难企业通过混改实现历史性扭亏脱困,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示范引领。“双百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机载实现由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的转变;航空工业通飞着力产业结构调整,聚焦通航主业和优势产业,统筹资源配置,加快AG600等重大装备研制;中航国际紧抓深圳“双区”建设机遇,探索优化董事会配置,推进“二次腾飞”举措不断落地见效。
  “科改示范企业”示范效果明显。航空工业洪都大力推进“先进航空机载机电与飞控联合实验室”“精确制导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近3年荣获国家科技奖1项、国防科技奖4项、江西省科技奖2项、航空工业科技奖24项;航空工业凯天积极探索“1+3+3”融通创新机制,突破30余项传感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成飞与四川省政府联合组建的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全力打造以歼20为代表的航空创新名片;中航光电构建数字化设计与验证和现有研发流程有机融合的正向研发流程体系,先后突破高端连接器关键技术50余项,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从严治党 从严治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强根铸魂、赓续航空强国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航空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国企姓党,强根固魂,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航空工业选人用人满意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建立“1121”巡视巡察工作体系,落实巡视巡察五年规划,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有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改革创新 效能卓著勇当壮军威强国力主力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为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企业奠定坚实基础。航空工业始终紧盯新时代强国强军目标,坚决扛起中央赋予的重任,勇当军工央企改革先行者、争做军工央企改革示范者、当好壮军威强国力主力军。
  航空武器装备形成体系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格局。主战装备跨入“20时代”,以歼20隐身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直20通用直升机、运油20为代表的“20系列”装备,成为新时代大国强军的新名片,守护主力战机奔赴远海大洋,支撑空军不断拓展新航迹,支撑海军实现空海协同,支撑陆军空中力量快速建设。努力实现从交付先进装备向交付新质战斗力的跨越,全力支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战巡南海等重大行动,彰显大国空中实力。民机型号研制取得重要进展,AG600M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新舟”700先进涡桨支线客机、AC313A高原型直升机、AC352直升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航空武器装备逐步实现从四代向五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有人向无人、从中小型向大型、从单项突破向体系化发展、从空中向空天的重大跨越,以大国重器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的钢铁长城。
  积极发挥央企稳增长“顶梁柱”作用。航空工业聚焦提质增效,连续多年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2021年实现净利润169.3亿元,同比增长8.6%;经济增加值114.4亿元,同比增长36.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8.4%,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4.7万元/人,年均增长10%以上。近10年航空工业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翻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了航空力量。
  经营业绩屡创新高。自国资委考核以来,航空工业累计获得17次年度考核A级,连续获得6个任期考核A级,被评为2019~2021年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科技创新突出企业”。202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综合得分再创新高,排名第14位,近4年连续排在前20名,稳定在第一梯队,科技创新排名央企第二,实现新突破。航空工业董事会获得2021年度国资委评价优秀,测评总体得分93.84分,创历史新高,有效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作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改革创未来,创新争一流。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航空工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国之重器,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制更强更好更专的航空装备前赴后继,坚持支撑一流军队建设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两翼”齐飞,当好军工改革样本,输出更多经验、更好模式,击桨奋楫,激流勇进,行稳致远,更快、更好、更多地为国铸护疆重器、冶倚天长剑。
  (航空工业资本运营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