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系列喷丸攻坚记:从“速效”丸到“定心”丸 2022-12-13 

  

周姗姗 杨程丽 夏芝玮
  走进中航西飞喷丸工段,震耳欲聋的弹丸击打声萦绕在人们的耳畔,运转、吊装、装卡、喷丸……每一道工序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这是喷丸现场最熟悉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一遍又一遍地映在制造工程部主管师关艳英的脑海里,更是愁在心里。
  “卡脖子”顽疾
公司自引进喷丸成形技术以来,通过喷丸技术团队不断地消化、吸收、再创新,已逐步积攒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储备。然而,随着飞机壁板尺寸越来越大和外形结构越来越复杂,随机分布刚性突变区等难成形区域越来越多,喷丸成形难度剧增,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如喷丸成形时间较长,一次成形符合率较低,同时,随着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公司现有技术能力及产能已无法满足批生产所需,面临着“卡脖子”局面。因此,提高喷丸成形效率、提升喷丸成形质量成为喷丸技术团队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技术的引领作用,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一鼓作气实现国内大型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的高效加工。”关艳英如是说。
  双管齐下的“速效”丸
2022年以来,制造工程部党委以攻克零件制造技术瓶颈为突破口,围绕飞机壁板相关“揭榜挂帅”项目,与精益加工中心党总支结对共建,通过联合开展“党建+技术”攻关,探索飞机整体壁板刚性喷丸成形机理,开展优化研究及单元模块化研发,提高壁板一次喷丸成形合格率。
  于是,一场围绕喷丸成型技术攻关的“党建+技术”双向驱动战役在制造工程部和精益加工中心之间悄然打响,并定下了“破瓶颈、抓机遇、促成效”三条“硬核”举措。“破瓶颈”即以攻克零件制造技术瓶颈为核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促进技术能力提升;“抓机遇”即党员骨干立足航空工业“创新年”新要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把挑战转化为技术发展的新机遇;“促成效”即紧扣“揭榜挂帅”项目,眼睛向内、挖潜增效,以项目的落实程度检验结对共建成效。
  仅半年时间,这颗“党建+技术”双管齐下的“速效”丸打通了所有技术“堵点”,为喷丸成形技术的优化与提升铺平了道路。
  标本兼治的“定心”丸
要想突破喷丸成形技术瓶颈,掌握相关技术是根本,喷丸团队专家关艳英和徐刚积极联合高校研究团队,引入多个分析模型,通过软件模拟计算和平板件喷丸试验,最终形成了适应于公司生产的自主分析模型。该模型的攻克给后续喷丸成形技术优化提供了指导和研究的方向。
  如果说技术突破是“本”,那么解决现有问题则是“标”。“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才能达到标本兼职。”关艳英满怀信心地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念。”
  于是,在喷丸团队专家关艳英和徐刚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连续跟产近一个月,充分掌握和了解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认了喷丸成形技术优化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分类整理成问题清单。
  通过前期的机理分析及对生产现状的掌握,团队骨干杨辉以生产一线为主要战场,从可实施性入手,与现场不断磨合,调整、优化、总结和提升,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工艺优化方案以及稳定的工艺参数。通过装夹方案反复优化试错、喷丸程序减少不必要走刀路径,把各种问题离散化、碎片化,再落实到生产全流程的每一处,积极改进、每日复盘,确保壁板喷丸各流程实现全局最优。在一轮又一轮的反复更改与应用中,喷丸单元成形五班的技师邹建华发挥工匠精神,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喷丸成形技术的实践与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
  喷丸技术团队为2022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飞机整体壁板一次喷丸成形符合率明显提高,这个曾经让人“愁”的喷丸,成为所有人心里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