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我 航空报国 2022-12-12 

  

2015年,叶正大回到沈阳所,在题词前留影。

宋婉宁
  叶正大是北伐名将叶挺将军的长子,新中国航空科技工业的开拓者,曾任航空工业沈阳所首任副所长。数十载报国路,几十年航空情,叶正大把自己献给了祖国的航空科技事业。
  “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
走进沈阳所展室,醒目的“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几个字便映入眼帘,这是毛主席给叶正大的题词。
  1950年初,毛主席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访问苏联来到莫斯科。2月16日晚,毛主席专程来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看望21名在苏联留学的同学,其中就包括叶正大。毛主席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领。
  同学们兴奋不已,一些人拿出钢笔,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纸,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给前几位同学题写的都是“为人民服务”。轮到叶正大的时候,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他,然后询问了他学习的专业。叶正大说:“我是学飞机设计的。”毛主席听完之后非常高兴,当即写下:“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几个字。
  当时在场的周恩来总理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也分别为叶正大题了词。周总理的题词是“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刘亚楼的题词是“努力学习,大家一同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在刘亚楼题词的背面,叶正大用笔记下了这个难忘的日期:1950.2.17,旧历年夜。
  叶正大回国后,这份珍贵的题词,一直压在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时刻激励着他。
  自行设计飞机
1956年起,叶正大和徐舜寿、黄志千组织领导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的建立和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的研制,他们三人还被称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三驾马车”。当时条件艰苦,设计人员也缺乏经验,但大家同心协力,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歼教1飞机便首飞成功。
  正好叶正大到北京有机会见到了叶剑英元帅,就将这一喜讯告诉了他。叶剑英听后十分高兴,表示“很想看一看”。而后,叶剑英、刘亚楼观看了歼教1的飞行表演,飞机平稳落地后,刘亚楼说:“这是一架好飞机。”
  1961年8月3日,沈阳所成立。叶正大与徐舜寿、黄志千等一起领导了研究所成立初期的建设工作,并为我国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的研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叶正大认为,在确定新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时,必须坚持“设计、生产、使用”三结合的方针。为此,他与刘鸿志、王南寿多次带队到空、海军部队调研,调研历经40余天,行程8000余公里,征集到了330多条意见。
  歼8首飞前,弹射救生系统尚未研制出来,先用歼7系统代替。在做扣合试验时,叶正大一直在场,有人提出就让这个大个子先试一试。叶正大说:“好,我愿意试。”说完就走上座椅,“因为真人上去做试验风险很大,被我马上制止了”,试飞领导小组成员高仲云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后来,叶正大还是坐到歼7座舱样机里试看,发现坐下以后高出一块,舱盖扣下来的时候,很容易就压住了头部。于是,叶正大决定,在设计方案中,将舱盖加高10厘米,同时,将脚蹬向前移动,这样飞行员就能在驾驶中得心应手。
  1969年7月5日,歼8 一飞冲天,开创了中国自主设计研制战斗机的新时代。
  心系航空
1973年,叶正大调离沈阳所,前往北京任职,但他始终关注着航空科研事业,也挂念着沈阳所的建设与发展。他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应该约请长期在研制第一线从事飞机设计的老同志坐在一起,谈谈经验教训,形成一个总结,作为后来者的参考。”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战友顾诵芬。
  不久后,一个为期三天的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代表多为在型号任务中担任过总师的同志,叶正大在会上提出了加快航空科技发展的六点看法,经过沈阳所整理,《2000年航空发展座谈会文集》出版。
  回头来看,不难发现,当年谈到的一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重视和解决,如对重大型号任务的立项、下马要经过严格论证以及“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等。
  2015年,88岁高龄的叶正大回到沈阳所,也是他最后一次回沈阳所。在所展室,他看到“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的题词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说这是当年毛主席对他的嘱托,是毛主席的话让他理解了被党和国家派到海外学习的意义,明白了自己肩负的强军报国使命。满头银发的叶正大流着眼泪说:“我很高兴,我们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嘱托,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强大的人民空军。”
  看到所里职工都整齐地穿着工装,党员还戴着党员徽章,叶正大说:“我是沈阳所的老职工,是老党员,我也想穿工装、戴党徽。”换装后的叶正大开心地与科研人员们坐在一起,笑呵呵地说:“未来靠你们啦!”
  那个傍晚,他看了看歼8飞机,又看了看旁边的仿真设计大楼,欣慰地笑了……
  叶正大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但他“团结拼搏、严谨求实、艰苦创新、献身航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