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承使命民机十年奋进 有担当“新舟”福泽八方 2022-10-14 

  

代扬军
  十年奋进,民机翱翔四海;十年成长,“新舟”惠民八方。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的十年,是“新舟”砥砺前行,中国民机发展壮大的十年;是“新舟”从崭露头角到走向全球,中国民机市场化运营探索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十年;是以“新舟”为代表的中国民机型号研制不断创新突破,助力“中国制造”向产业中高端持续迈进的十年;是“新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民机服务沿线国家地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提升民众福祉与传播友谊的十年。
践行使命,服务全球,民机有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家工业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的增长,国家对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也愈加重视。2013年,《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勾画了中国民机产业惠民与便民的发展蓝图。“新舟”作为国家发展民用航空“一干两支”战略的重要支撑,受到进一步关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践行“航空强国”使命与民用航空发展战略,航空工业西飞民机稳步推进“新舟”型号多用途发展:2013年9月24日,“新舟”600F民用货机获得型号合格证(TC证)。2015年8月,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制的“新舟”60增雨机获得型号合格证;同年9月,2架“新舟”60增雨机相继交付中国气象局,实现了从飞机平台提供到全任务系统整机研制的跨越。2017年3月9日,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研制的“新舟”60遥感机在西安首飞成功;2019年12月,2架“新舟”60遥感机顺利交付用户。多用途发展是对一个飞机型号成功的最佳注释,“新舟”多用途发展步伐稳健有力。
  十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民机的探路者坚守初心使命,在坎坷中奋进,在逆境中搏击,持续为全球提供高品质的中国民机产品与优质服务。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新舟”60飞机持续展翅飞出国门,足迹遍及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与大洋洲,便捷公众出行,服务地方经济,以及在抢险救援等民生领域积极作为,树立了中国制造与中国民机品牌形象。
  在非洲,喀麦隆与尼日利亚交界地区于2013年2月发生游客绑架事件,“新舟”60及时赶赴现场,将获释后的7名法国人质安全接回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中非共和国局势2014年1月发生动荡,“新舟”60参与了喀麦隆政府的撤侨行动,和其它交通工具一起将3000多人运回喀麦隆,为抢救人员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亚洲,尼泊尔2015年4月发生8.1级特大地震,“新舟”60飞机出击救援,为救灾做出巨大贡献;老挝南部阿速坡省一水电站2018年7月发生溃坝事故,超过6600人因洪水无家可归。危急时刻,“新舟”60飞机搭建起生命通道,为抢险救援提供了紧急运送服务。
  在国内,发展国产民机,服务国计民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是需要普遍基本航空服务地区人民的期盼,更是全体“新舟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十年来,“新舟”通过为幸福航空等运营商提供优质运营服务,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支线航空与通勤航空特点的运营模式,先后形成了黑龙江区域支线、烟大快线、阿拉善通勤与新疆北疆环飞等多种运营模式,对丰富我国民航航线网络,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新舟”飞机持续展翅飞向全球,在四大洲、近300条航线上成功运营。截至2022年8月31日,“新舟”机群累计飞行55万小时,53万个起落。“新舟”百余架交付与全球成功运营成绩的取得,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成功案例,为完善我国民机适航审定能力给予了积极的探索和支持,对培养国产民机产业人才队伍和完善国产民机市场化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空惠民,人工增雨“新舟”有力量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为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与国家战略部署,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集中优势资源研发以“新舟”60增雨机为代表的多用途飞机,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中体现中国民机的担当。
  作为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制,目前全球体量最大、性能最全的专业人工影响天气平台,“新舟”60增雨机拥有睥睨以往众型号增雨飞机的卓越性能和可靠性。目前,4架“新舟”60增雨机在东北、西北、内蒙古、河南与川渝等地增雨作业及森林灭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6年4月,“新舟”60增雨机从郑州起飞,一路播撒催化剂,作业区域覆盖西安、宝鸡等8个城市,沿途普降中到大雨,缓解了陕西初春的旱情;2017年3月以来,“新舟”60增雨机连续两年在河南开展春季抗旱作业,为中原大地普降甘霖;2018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奇乾林业局阿巴河林场相继发生森林火灾,“新舟”60增雨机立即赶往现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使火场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19年6月,“新舟”60增雨机飞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前旗等地开展增雨作业,作业飞行时间超过6小时,影响区域普降小雨;2021年8月,“新舟”60增雨机在甘肃开展增雨作业,作业区普降小到中雨,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
  2022年8月以来,我国川渝等长江流域多个省市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旱情尤为严重。面对高温干旱灾情,多架“新舟”60增雨机赶赴现场:8月17日,一架“新舟”60增雨机驰援湖北;8月23日,另一架“新舟”60增雨机增援重庆;8月25日,又一架“新舟”60增雨机支援河南。8月27日,3架“新舟”增雨机分别从河南、湖北、陕西起飞,在丹江口水库汇水流域开展大范围跨区域空地联合增雨作业,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用电安全……
  除了增雨作业外,“新舟”60增雨机还在大型活动气象保障方面表现亮眼:在杭州G20峰会、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与陕西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新舟”60增雨机提前到位、精准消雨,以晴好的天气保障了相关活动的成功举办。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舟”形成了系列化发展格局,“新舟”增雨机是多用途发展的一个成功实践。展望未来,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紧盯国家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研发和运营服务能力,为应急救援体系和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持续提供更多优秀的航空装备。“新舟”增雨机、灭火机与搜救机等高品质的多用途飞机,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迎“二十大”,树强国志前进有方向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经开启。航空工业西飞民机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主动迎接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持续做优“新舟”产品、做强民机产业,努力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型固定翼商用飞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空工业集团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关于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指示,科学规划布局“十四五”及未来民机产业发展,践行“聚焦市场、聚力开放、聚智创新”的“三聚”方针,借力“搭平台、建体系、塑品牌、育产业、促生态”的五策驱动,擘画“新产品、新能力、新机制、新业态、新地位”的“五新”蓝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完整、成熟、竞争力强的民机产业链,促进形成灵活、健康的民机产业生态圈。
  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始终秉持初心使命,紧跟国家需求与产业发展态势,不断创新突破,持续完善正向设计能力,研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产民机,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打造民用飞机研制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的产业链构建等一系列发展目标,成长为全球中型固定翼商用飞机产品和服务的领导者。践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把帮助客户安全运营放在首位,全年7×24小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备件支援,实现与客户共同成长。
  与本世纪前十年相比,我们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但也面临着更复杂的国际环境、更残酷的市场竞争。扎实走好目前型号研制之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与推动产业发展,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做优“新舟”产品、做强民机产业,为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喜迎二十大、胸中有信仰、奋进有力量”。几代航空人不懈奋斗,新中国终于有了向世界航空强国进发的底气,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终将不断赋予我们前行的无限动力。航空工业西飞民机将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研发和运营服务能力。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机,以及“新舟”足迹所及地方出现,福泽八方,为世界人民福祉的提升展现“中国担当”,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