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贷结构演变 看未来投资重点 2022-09-02 

  

唐福勇
  信贷结构演变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映射,把握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就能找准投资的重点和方向。
  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20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到2022年6月末,2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中,普惠小微、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贷款大体占全部贷款余额的一成、一成、两成、两成半。
  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其中比重变化的趋势。比如普惠小微的信贷数据,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这个数据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提升至10.6%;与此同时,普惠小微授信主体达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倍。这与近年来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是一脉相承的。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世纪疫情深刻影响的背景下,保市场主体当前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不论是从生存、发展还是创新的角度,对普惠小微的信贷支持毫无疑问是只增不减,从长期来看,普惠小微贷款在全部贷款的比重还会不断上升。
  制造业贷款比重触底回升则显示了制造业在当前正受到信贷的青睐。目前,制造业贷款比重从2010年的17%趋势性下行至2020年9%的势头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回升至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份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可以预见,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保持制造业稳定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信贷支持,而推进制造业创新及转型升级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加上当前国家鼓励适度超前的新基建建设,基建信贷依然有巨大市场需求。另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绿色转型投资需求超10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投资额预计超10万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抓紧有利时间窗口,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本文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