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玉镯 2022-07-01 

  

徐唯哲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穿透低垂的云层,倾泻在悠悠东去的锦江之上,荡漾起一片星星点点的波光。依然湿润的天空氤氲了天边的晚霞,绯红的光芒肆意地鲜艳着,透过窗,挥洒在大理石窗台旁的一只碧玉手镯之上。
  这是我母亲的手镯,三十多年前母亲独自离家远行时,外婆亲手为她戴上,那是一位母亲对女儿最深切的爱与思念。
  母亲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今已二十多年。这些年来,这只玉镯总是陪伴着母亲,陪着她一起拼搏,一起度过最美好的年华。
  我年幼时,总是喜欢盯着母亲的手镯看。那时只觉得,这只镯子好美,墨绿的花纹晕开在云雾般的白色玉身之中,如同翠绿的颜料跌落进了缥缈的梦。彼时单纯的我只注意了母亲美丽的镯子,却不曾想,她每天都在为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而奔波,劳累了一天后,还要笑着照顾并教育年幼又调皮捣蛋的我。
  母亲似乎总是戴着这只碧玉的镯子。8岁时,我光荣地加入少先队,那一天,母亲很高兴。晚餐时,母亲摸着我的头,那一抹翠绿在我的眼前欢快地跳跃。“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你一定要铭记在心。”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说罢又看着我轻轻一笑,虽带着辛劳工作一天后的疲惫,却仍有掩饰不住的开心与骄傲。
  我10岁那年,母亲戴着她的玉镯子,带队深入山区贫困乡镇学习调研。一个多月的调研结束后,她时常一个人在家若有所思地发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所调研的地区饱受贫穷的困扰,当地贫困儿童的现状让她彻夜难眠。彼时,我家的情况也并不宽裕,但母亲毅然决定,要以身作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资助一名山区儿童上学。此后很多年,母亲一直资助她、鼓励她。
  2008年汶川地震,母亲临危受命,用自己羸弱但坚强的身躯扛起了使命与期望。那段日子里,母亲冒着时刻都有余震及塌方的危险,每天奔波在救灾前线,在变幻莫测的暴雨与闷热间忙碌于物资的调配与运送。震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母亲一直驻守在灾区前线,与单位同事每天看望和慰问受灾群众,了解困难,及时上报灾情,并策划和实施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5·12大地震”心理援助支持项目,联合中国儿童基金会,在成都双流区建立安康家园,为七百多名地震孤儿和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学习帮助,支持和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大学学业。沉重的救援背包在母亲的双肩上勒出了一道道血痕,而身上随处可见的伤口也见证了那段时间的艰苦,母亲的拼搏精神得到了灾区人民与上级领导广泛且一致的肯定。救灾工作结束后,母亲回到家中,已是中学生的我突然发现,她的玉镯上有了磕碰的痕迹。想是母亲也一定发现了,但她只是对我笑了笑。
  只是从那之后,她便不经常戴着这只玉镯了。很多时候,她只是将它放在床头的窗台上,任凭窗外的阳光给它镀上漂亮的颜色。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妇联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成都市优秀公务员……母亲获得过许多荣誉,荣誉证书也塞满抽屉。但她依然时刻教育我,作为党员,一定要克己复礼、修身正行,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跋扈,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
  我四处求学与旅行,辗转11年。受母亲的影响,最终我还是决定回到我的故乡,建设祖国。在决定入党且被认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我曾问过母亲,她这些年来把全部精力献给党和国家,可曾觉得有过遗憾?母亲的回答依然是浅浅的笑,笑得自信与安宁,笑得温暖亦满足。
  正如那只玉镯,历经了岁月的磨砺,烙上了时间的刻痕,却不改其良玉本质,依然灿烂夺目,依然光彩耀人。
  也正如多年前矢志报国的那个飒爽姑娘,出走半生,归来仍旧风华,依然无悔,依然热泪盈眶。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