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坚守精神家园 2022-07-01 

  

裴悦含
  1938年7月的一个清晨,位于西北边陲的一座小县城里,三位穿着粗布长衫的年轻人正焦急地站在东街一处的杂货铺门前不停地走动着,其中一位个头较小的小伙子回过了身子,轻轻叩着店门。不多时,随着屋里边主人询问,紧闭的大门开了个缝儿,一双惊恐的眼睛直视着门外,胆怯地问:“你们找谁?”
  “五哥!我是老八啊!”“哎呀!原来是八弟,你们这是?”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刚才还穿着长衫的三个年轻人在小杂货铺换了短褂匆匆离开,不时回头望着身后向他们挥手的五哥。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年轻人正是我的曾祖父裴罗克。就在那一天,他和他的同学们迈出了足以改变人生的一步。
  1936年,在兰州师范读书的曾祖父即将毕业,经地下党同志的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曾祖父回到家乡榆中县,在郭家营小学任教,利用这个身份做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由于家乡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加之封建保守势力极其顽固,对开展工作极为不利,直到西安事变爆发后,兰州地下党遭到敌人破坏,党组织立即转移,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曾祖父幽默地告诉曾祖母,他要去很远的地方给她抱个金娃娃回来。
  曾祖父和同学们在县城五哥那儿未借到盘缠,但他的两位同学在其亲戚处筹集到了旅费,并告知父母他们要“去西安游玩”。就这样,他们一行三人结伴东行,一路向延安进发。
  此时的陇东沿途要道多有重兵把守,对由西往东方向的人员物资控制十分严格,年轻知识分子更是他们从严监控对象。当曾祖父一行长途跋涉走到隆德时,已是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里藏的地下党介绍信就像一颗炸弹,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经过三人仔细观察和研究,他们利用敌人深夜较为松懈的机会,一路上有惊无险,顺利地离开了危险之地。
  1938年9月底,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后,曾祖父他们先到达西安,并按计划找到了位于八贤庄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在泾阳县安吴青训班经过短期培训及政审后,最终到达目的地延安,开始了他们的革命生涯。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曾祖父服从组织安排,进入延安八路军卫生学校学习,从一名护士逐步成长为医生、科主任。从1943年起,历任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野战医院外科主任、延安警备三旅医院医务主任、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陇东军分区卫生部部长等职务。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英模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88年7月,曾祖父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这不仅是他的光荣,更是我们全家的荣耀。
  在曾祖父的影响下,我们全家都已将红色基因延续下去。我的祖父是1969年入党的老党员,曾长期在军工企业担任车间党支部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在建党100周年的光辉时刻,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的父母党龄都有20多年,他们时刻以长辈为表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党忠诚、为党奉献。尤其是我的父亲长期从事党务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曾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和红色基因的伟大。
  2020年11月,我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四代人、四个梦,红色家风是革命的颜色,也是我们家族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