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走好创新路 答好时代新考题 2022-06-10 

  

本报通讯员 郑奕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一个历史悠久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唯有勇于自省方能赢得制胜先机。回望过去奋斗路,航空工业沈阳所始终走在创新之路最前沿,围绕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文化引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在危机中求生存,在变革中谋发展,在创新中得生机,开创了一条国内领先的科研奋斗路。
  在管理创新上做深文章“十三五”期间,沈阳所解放思想,强化危机意识和反思精神,大胆前行,在管理创新上做深文章。以“建设创新型、智慧化、国际化研究所”作为发展目标,向内深挖潜能提升创新效能,向外协同发展提升创新合力。
  面向未来技术前沿阵地,以“项目主战、部门主建、体系保障”为原则,打破组织与项目壁垒,构建“型号项目管理体制”,压实责任传递,实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按照研用并行原则,在型号上创新实践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建立了贯穿“装备到设备”的可追溯需求体系,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组建专、兼质量师管理队伍,与型号研发深度融合,构建“项目+体系”双环驱动机制以及“质量+技术”双审查质量管理机制,保证研发质量。大力构建南北协同、厂所协同、行业和全国等四大协同机制,打造“研制共同体”。
2021年联合召开首届沈阳厂所协同科技创新大会,厂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发布《成果对外转化细则》,打通成果转化关键路径,N1公司筹建进入方案阶段,迈出“1+M+N”布局坚实步伐。围绕“五个一”专项行动,打造“1+3+1”组织架构,持续推进研发能力转型升级。
在人才工作上做实文章
坚持在科研项目中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赋能人才可持续创新力,在人才工作上做实文章。按照“调结构、提素质”的主体思路,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激发人才主动性和创造性。
  破除身份观念,释放成长空间。全面实行企业化人才引进,促进现代化企业经营理念落地。创新设置了职岗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和完善专家体系,三大体系兼容并包、相辅相成,搭建了“能上能下”的良性动态管理机制,“按劳取酬、按劳分配”的绩效管理思想在职工脑海中扎根落地,提升了沈阳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革新人才制度,完善人才队伍梯队。以“四百工程”——“百名创新人才、百名技术带头人、百名体系运营专家、百名博士”为抓手,推进型号、预研、基础和管理“3+1”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类型结构。
  多维度吸引高端人才,盘活人力资源。利用扬州院地域优势,吸纳清华、中科大等名校博士30余名、硕士百余名,缓解高端人才供给难题。
  经过人才战略改革创新,逐步打造出一支以院士、“万人计划”人才、国防科技卓越青年、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代表的干部人才队伍。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千余名,中层领导干部“80后”占比51%,型号技术带头人“80后”占比26%,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能力素质显著提升。
  在文化创新上做细文章
高擎思想之旗,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文化创新上做细文章。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沈阳所审时度势,创新提出了“因战机而生、为奋斗者圆梦,协同成就未来”的文化理念,旨在以文化育人,润物无声,凝聚全员思想共识,引领促进研究所战略升级。
  近年来,在一个个艰难的“双线作战”战场上,在一条条与节点赛跑的道路上,在一次次向胜利冲锋的考验中,职工传承了航空报国精神、科学家精神、型号精神,经受住了磨练,刻画了披荆斩棘的励志画面。为国铸剑、以所为家的动人场景一次次上演,逆疫前行、艰难复工的催泪故事感动行业内外,脚踏实地的航空人赋予战鹰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托举战鹰巡弋在祖国万里山河。
  从依托管理创新总领式谋篇布局,到创新理念分布式全面铺开,创新之风吹过的地方,花香四溢、硕果累累,多个领域捷报频传。“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王向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优秀领导班子”……国之荣耀纷至沓来,创新佳绩喜讯连连。型号研发效率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任务完成率持续向好,连续获得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表扬。外场保障问题解决率连年增长,多型装备在竞赛中连续夺得桂冠、拔得头筹,部队颁发锦旗、表扬信数十次。
  令人欣喜的过往、点滴、变化、成绩无不证明,沈阳所的改革创新路走对了。也许,属于这一代的创新之路浓缩在沈阳所六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轻薄的一页,并不耀眼,但它会凝聚成一颗思想的火种,将“不破不立、创新求变”的思维方式根植在内心深处,给予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勇气和信心。
  春风拂面绿意浓,笃定创新再出发。站在“十四五”发展新的奋斗历史起点,面向跨越发展新阶段,沈阳所的创新步履一路向前,对标“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发机构”这一愿景,继续把能力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坚持走好创新路,答好时代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