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2-05-31 

  

刘岩
  当今时代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
  多年来,航空工业万江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着力构建系统的、与时俱进的培养体系,为公司发展增强后劲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引领 融入企业发展大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公司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老、中、青三代人的充分调研,了解了员工的需求,开辟了多条职业发展路径,全力优化人才结构,可以让青年员工最大限度的学有所长、术有专攻。
  用创新的方式引导青年树立坚定信念和理想抱负,扎实开展安全、技术、质量、管理等相关培训工作。为此公司专门为青年员工开辟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由公司领导为青年代表上团课,通过自身岗位经历,为青年介绍公司及个人共同成长的故事。通过技术干将、技能专家、管理人才三条路径,介绍公司人员培养案例,为青年解答职业发展中的困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开展青年代表座谈会,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关心力度,建立健全企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引导青年员工健康成长,让青年员工能扬其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为青年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环境,不断提升其归属感,真正让他们“以企为家”;开展形势访谈会,邀请上一年度优秀青年代表、技术大咖、管理达人等围绕在技术创新、管理进步、降本增效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畅谈对话,倾听他们的动人故事,以榜样为力量,引导、鼓励青年员工向榜样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调动青年员工“比、学、赶、超”的积极性。
  注重培训 构建职业知识体系
  新聘员工知识体系与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是公司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更好、更恰当地引导青年员工构建职业知识体系,让员工可以更好地在岗位上工作,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要因。
  在招聘前,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就针对公司入职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评,并发放了职工履历表,针对新员工履历表中能力欠缺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十分注重员工诉求,与青年交心谈心,变原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培训模式为有针对性的“缺啥补啥”的理念,补短板,同时通过公司级培训、部门级培训以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为更好地留住青年人才,增强员工的企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公司还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对新入职大学生开展轮岗学习,通过轮岗,可以让员工能更快地熟悉公司的生产岗位,为后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同时公司还以传统课堂培训、导师制培训及传、帮、带等多方式展开,让青年员工能更快地熟悉公司的业务,掌握所需要的工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让新员工参与项目攻关、课题研究等项目。
  着力举办职工技能大赛,让员工们在学习中进步,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为员工在后期发展奠定基础;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充分发挥先进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并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项目攻关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熟练掌握某项技能的员工,公司还针对其特殊要求,组织其参加外部培训,让其能尽快成为某一领域的骨干。2021年,公司员工敖媛、王道洪获得2021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职工组一等奖;罗云飞、伍德平获二等奖;2019年度在全国第三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获得职工组二等奖、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陈寅,又在2021年贵州省第一届国防工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电工组第三名的好成绩。“90后”女工程师敖媛获得2021年度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完善激励机制 增强主人翁意识
  为了更好地让青年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让他们切实感到“做和不做不一样,做多做少不一样”,切实强化薪酬激励效果。公司不断完善构建平台,修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等制度,促使青年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到各自感兴趣的岗位建功立业。同时,坚持“用业绩支撑、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员、全业务的考核指标,以数据形式呈现考核结果,打造一套卓越的绩效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吸引人才,公司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青年员工收入待遇,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将优秀团员纳入后备干部管理队伍进行培养,激发了青年员工不断学习成长的动力。2019年4月,通过竞聘,第一个“90后”女干部岑柱培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截至目前,在岗“90后”中干已有5名。
  据统计,在公司技术、管理岗位上的青年共计221人,其中担任室主任等基层管理的共计34人,担任中层管理的共计8人,有的还担任了局、公司重点大型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独当一面开展工作,成为公司专业技术骨干。今后党建企管部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
  未来,万江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