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社举办2022年通讯员春季培训班 2022-04-26 

  

  本报讯(记者 钟旖)4月20~22日,中国航空报社举办2022年度通讯员春季培训班。来自航空工业、中国航发所属50余家单位的学员在全国各地通过“云端”齐聚一堂,聆听新闻一线资深媒体人的经验分享,共同探讨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与担当。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青年报》的专家和记者,聚焦融媒体时代下的媒体发展之路、媒介特质与融合创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和典型人物的深度采访与写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交流,培训也聚焦军工企业的舆情管理、全媒体采编扩大航空报道影响力等议题。
  航空工业党建文宣部新闻办主任吴基伟、中国航发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焦静波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吴基伟以《百年大变局下的舆论战三十六计》为题在开班仪式上授课。他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新时期国内国际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新闻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崭新的实践特质。面对新形势,航空工业作为军工央企,正积极探索构建“一核两域三层四翼”逐级融合渗透的多维传播模式,发挥全媒体优势,构建大宣传格局,讲好航空故事、传播军工文化,宣介中国理念、表达国家主张。他强调,每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联合全行业所有新闻宣传骨干一起,形成生动正向、立体可控的航空工业舆论生态体系,为建设航空强国、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品牌形象塑造贡献力量。
  焦静波表示,疫情之下,两家集团坚持以“云端+现场”的形式进行新闻宣传培训,这是进一步落实加强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体现。未来,希望航空工业和中国航发继续联合内外部力量,创造更多线上线下的培训交流机会,共同进步。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政法分析了融媒时代,媒介、受众的变化情况,并针对航空工业的融媒产品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与建议;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结合自己对深度报道的思考,以自身丰富的报道经验为案例讲述了人物深度采写的经验、技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桂笑冬以《新闻摄影:动与静的抉择》为题,通过大量生动案例,说明了如何用摄影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融媒体部视频业务组组长秦祎,就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报道影响力这一议题,分享了如何在完成主题主线报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经验以及军事短视频的创作技巧;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记者、融媒主编秦珍子对人物报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航空报社相关业务部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讲述了如何利用全媒体平台扩大航空声量,如何做好军工央企的舆情管理;航空工业成飞、哈飞的新闻宣传从业人员分享了企业新媒体宣传工作的创作思路和经验技巧。
  本次培训,线上线下互动热烈,学员踊跃提问,积极与老师进行探讨交流。“从中央到地方,从一线到行业宣传,三天的课程收获满满。”培训结束后,大家都表示获益匪浅。来自航空工业成飞的通讯员李源益表示,这次培训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媒体融合的时代特色,学到了很多提升报道影响力的方法,为日后的工作找到了更高的标准和目标。中航西飞的学员王元萌认为,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让她充分了解各种媒介的特质,更帮助她在学习报道技巧和经验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春季通讯员培训采用现场+线上培训的方式,覆盖学员更广泛,参与人数更多。据不完全统计,航空工业和中国航发有超过1000人次参与本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