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头脑风暴: 如何为用户搭建完善的直升机保障系统 2022-03-18 

  

王斌 王增勇
  “目前部队所需的保障资源规模庞大,保障设备的体积与重量较大,携行保障的压力较大。”
  “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正着手构建保障接口标准体系、开展保障设备工具统型,以进一步压缩保障设备工具的种类和数量……”
  激烈的讨论声从一间小会议室中隐隐传来,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综合保障部的老中青三代“综保人”齐聚于此,正在进行一场年度“头脑风暴”讨论,主题是如何为用户搭建完善的直升机保障系统。
  老一辈的光辉岁月:直升机维修保障迈出的三大步
“随着装备型号的不断丰富和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直升机维修保障’专业技术体系,成为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关键。”技术专家宋永磊首先发言,他已经在这个专业耕耘了30年,见证了这些年直升机保障系统的发展。在会上,他的思绪穿越岁月长河,回到了综保人艰辛创业的时期,他感慨道:“从直8‘学着往前走’到直10‘试着往前走’,再到直20‘往前跨一步’,直升机所综合保障专业通过三代人的奋斗,实现了直升机维修保障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直8时期,摸着石头过河,打基础,建基业,依照测绘仿制完成保障资源规划和交付,基本满足了用户的使用保障需要;直10时期,综保人开拓创新,“试着往前走”,逐步建立完整的专业技术体系和相对完备的保障系统;直20时期,综保人“跨出了坚实的一步”,突破创新,深层次拓展了专业技术体系,首次引入建模仿真手段,使资源规划更为精准,同时加强了保障设备环境适应性和野战适应性设计,开发出首套功能完备的“维修保障支持系统”,使得外场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能力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部队保障效率,实现了全域保障目标。
  迈出的这三步,见证了老一辈综保人的艰辛与辉煌,也陪伴了中生代综保人的起航与成长。
  中生代的机遇与挑战:专业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
“过去的2021年,我们与用户联系得更加紧密了,也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个人总结一下:解决了一些棘手问题,建立了一种服务意识,达成了一些‘小’目标。”作为中生代的代表,综合保障部部长刘照兴开始了对2021年工作的梳理。
  回首这一年,综保人解决了诸多困扰用户的难题:通过构建保障接口标准体系、开展保障设备工具统型,进一步压缩了保障设备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普遍实施便携式、轻量化、小型化、模块化等野战适应性设计和改进,有力提升了转场运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携行保障压力;将定检优化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外场使用维护数据收集和分析,不断优化定检项目和周期,有效提高了部队定检效率。此外,他们还通过全面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和虚拟设计验证方法,加强保障问题的归零管理,严格分解和控制保障设备采购目标价,利用建模仿真和外场数据不断优化保障设备配置比例,降低采购成本。
  这一系列突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有力促进了保障系统专业的建设,但挑战仍然严峻。
  “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复杂多样,专业的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历史拐点,必须抓住‘十四五’这个关键时期,推动我们专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中生代的另一位代表王斌,提到了专业现在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装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维修保障技术也迭代迅速,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不断涌现。保障系统专业还需在正向设计能力、敏捷保障知识储备、人才梯队建设和数智工程技能人员等专业建设难题上全力提升。抓住“十四五”关键期,实现保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把挑战变成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一代的成长与期望:多措并举的未来提升方向
不知不觉,这场“头脑风暴”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在听完前辈的梳理后,在场的一些青年人也开始活跃起来。综合保障部的黄协思,2020年来到研究部,他略显激动地说道:“我们专业经历了这么多挑战与困难,付出了如此多的汗水和艰辛,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相信将来会走得更好、更稳、更靠前!”
  继往开来,综保人确定了以创新创效为主题、知识工程为载体、管理提升为抓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未来提升方向,并将开展“多措并举,提升专业基础技术能力”“精准发力,解决用户保障难点问题”“集智攻关,突破智能敏捷保障技术”“创新实效,优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等专项工程,以数智转型为契机,以期取得新的突破。
  讨论越来越热烈,时间也在悄无声息地流逝。三代综保人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交汇,火花四溅。
  “对于我们专业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不能忽视……”
  如何为用户搭建完善的直升机保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不停歇的实践,综保人抽丝剥茧,慢慢梳理,最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