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去管理 2022-03-18 

  

苏红娟
  作为一位从事十几年管理工作的组长,相信各层级的管理者都应该对“人管人累死人”这句话深有体会。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从容的管理者?我认为,制度管理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管理工作中,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实质上是塑造人的过程。制定制度就是因为某个方面不规范,存在问题,需要明确大家的行为要求。原来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习惯需要做出改变,按照制定的制度来。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约束,制度本身就是对人的约束,会让人不习惯,不舒服,甚至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比如我原来一直是抄小路上班,你现在让我走大道,远了一大截子,那哪成!这时候就需要提升员工认知,从思想上改变塑造新理念、新思想。
  管理者定制度之前一定要思考和评估:这个制度能不能得到落实,有没有信心、决心落实好?如果这个制度落实起来有难度,自己没有太大的把握,就干脆不要定,连讨论也不要,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降低管理威信力。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反省:团队或班组制度落实得如何?有没有领导带头不执行?制度颁布后,领导要求其他人执行,自己往往不执行;或者中高层管理人员不执行,只要求一般员工执行。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大家都不执行了,又回到了“人管人累死人”的局面。反省有没有忽略过程,只注重结果而导致的不执行?因为制度管理比较细化,执行需严谨,审核、审批、签字可能很麻烦,不执行只要结果一样,领导会同样高兴,甚至夸奖下属“聪明、能干、高效”,久而久之大家都忽略了过程,只追求结果。事实上,过程是结果的必需,结果是过程的必然。没有事前和事中控制的过程,不会导致有好的结果,即使是有好的结果,可能也是偶然的、个别的。没有好的结果时,再追溯原因就已经晚了,因为这时候从领导到员工已经养成了不要过程、只要结果的执行习惯。
  我们还需关注有没有制度面前不平等所导致的不执行。有的单位领导可以“理所当然”地不执行,高层违反制度后领导鉴于自己都没能执行制度,所以就“网开一面”算了;中层管理者违反制度后高层也以“情有可原”来开脱,对有的员工因为人情关系等原因,也可以“下不为例”,口子越开越大,结果导致制度执行的“大面积塌方”。你的企业、团队在制度面前能不能做到人人平等是制度执行的关键。
  作为管理者,你的团队中下属称你“大哥、老兄、老弟”这种“熟人文化”将会导致团队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因为你和下属是兄弟关系,就算犯了点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他们为什么要叫你大哥?只有一个目的:他要特权,想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不按规则办,在团队里特殊化,横着走。所以管理者与下属称兄道弟的结果是下属犯了错误,违反了制度,上司抹不开情面不了了之。后遗症是下属得寸进尺,不拿制度当回事,嬉皮笑脸,整个团队管理接近失控状态。因此要想把团队带好必须抛弃“熟人文化”,不给那些投机取巧的、耍小聪明的人留有空间,这样制度的执行就顺畅多了。
  制度管理根本上是对员工的负责。管理者应该明白,制度从一开始就严格执行,团队就会形成按照制度自动运作的机制,反之制度之墙就会呈现残垣断壁,团队失去规则约束,风气便会越来越糟。
  怕得罪人的管理者,软弱无力,对违反制度的下属不敢管、不想管、当老好人,员工也觉得上司脾气好,甚至有点喜欢这样的管理者。但是,一来二去一些员工养成藐视制度,轻视规则的思想,最后可能导致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甚至违法犯罪。严格的制度管理是对员工的爱与负责任,而对下属的违章行为认为情有可原,就是一种怂恿和宠杀,下属的小错可能导致大错,实质是对员工最大的伤害和不负责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这一论断凸显出制度执行的极端重要性。高效执行制度,让制度去管理,而不是靠人去管理。